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李登輝談統卸 領導人要懂得放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4 11:44:23  


許多教授也到場聆聽演講。(中評社 鄒麗泳攝)
 
  我同樣有此同感。我認為,一個領導者即使得到人民壓倒性的支持而掌權,他也必須想到有一天可能會被人民放棄的最壞情況發生,所以領導者對於國家,對於人民,必須始終保有謙卑誠實的態度,要觀察民意,而不是以為自己可以引領民意。

  我之所以有感而發,是因為當過十多年主宰國家大權的領袖之後,發現領導魅力這個特質的詭異之處。我想,具有群眾魅力的領導者,具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可以吸引大眾、博得狂熱的支持,這種人在動員群眾時,並不需要什麼流程,或是理性的思辨,就能夠迅速對付危機,這類的領導者,不用很多的智慧,因為他有創造秩序的感性。
  
  歷史上很多的英雄,都具備有這種煽動性的行動和能力,但是我卻認為,美中不足的是,具有群眾魅力的領導者,通常並無法維持長期的政治生命,因為,魅力的背後,是出於人民的感情,這是一種幻覺,當人民的現實希望無法獲得時,幻覺很快會散去。除了大眾的幻覺之外,我想,所謂的魅力很多來自於媒體的創造,一旦當偶像倒了的時候,領導者非常容易會被大眾棄之如敝屣。

  領導不是一言堂
 
  “領導”的終極目標,是在促成團體內部人員的凝聚力,達成組織所設定的目標。因此,領導者本身的領導方式,以及是不是具有完善的組織,作為有效的工具,格外重要。

  我主政時期,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中華民國憲法”對於“總統”權力削弱與割裂,這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因為一九四六年制憲會議在中國南京召開時,國民黨人士當選“總統”已成定局,共產黨與民主同盟為了減少“總統”的權力,於是採取聯合抵制,所謂的“雙首長制”因此誕生。

  依照現行“憲法”,在某些行政措施方面,“總統”並不能直接指揮“行政院長”,但是在一九九六年“總統”直接由人民直選後,“總統”必須對全民負責的形勢非常明確,“總統”為了向全民兌現競選諾言,必須透過行政體系推動政見主張,但又不能違憲直接命令“行政院長”,“總統”的手腳確實受到了“憲法”極大的捆綁。

  這該怎麼辦?我思前想後,找到了一個補救辦法,由於“國家安全”會議”的召集人是“總統”,“行政院長”是“國家安全”會議”的委員,我於是透過“國家安全”會議”的召開,來責成“行政院”,執行“國家安全”會議”的決議案,透過這樣的機制運作,化解了部份困境。

  另外,在現行體制上,“總統”並沒有可資運用的幕僚機制,但是身為民選“總統”,要做的事情實在很多,這又要怎麼解決?因此,又特別在體制之外邀請了一群專家學者,成立內政、經濟、外交、大陸四各小組,來研擬政策,對“總統”提出建言。

  我認為,我在任時的一些改革措施,都是經由這個小組研訂出來的,這是在“憲法”修改不易的情況下,想出的權宜方法,其效率與成績,直到卸任後我個人仍十分滿意,不過,在充實幕僚的部份,我延攬的是政策幕僚,與選舉幕僚無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