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交部發言人趣事:有人送鈣片暗示表態太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6 09:33:05


 
  此後,外交部發言人制度正式啟動,一般由新聞司司長和兩位副司長輪流擔任。李肇星當年在籌備會上建議,是否把司長叫發言人、副司長叫副發言人?“老錢(當時我們對領導的稱呼就這麼親切隨便)說:算了,越簡單越好,都叫發言人。”李肇星說。

  1983年,外交部設立了發言人制度。這一年的3月1日,接替錢其琛擔任新聞司司長的齊懷遠在北京國際俱樂部舉行了首場新聞發布會。

  198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的李金華成為外交部首位女發言人。迄今為止,在27位發言人中,共有5位女發言人。

  從“只說不答”到“來者不拒”

  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程曼麗教授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外交部發言人制度經歷了從單向發布到雙向互動、從單一發布到多種渠道發布、從傳統媒體發布到多媒體發布的過程。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剛剛開啟改革開放的大門,各國常駐記者大概只有百人左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首席記者吉米說,在外交部舉行首場發布會之前,只能依靠中國官方媒體獲取信息。還有外國記者回憶說,當時發稿需要去北京的電報大樓。

  外交部發言人制度設立之初,每周舉行一次記者會,只主動發布,不答問,現場翻譯用交傳,後來改為每月第一周發布會上現場答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