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23年全球經濟展望:潛在滯脹風險上升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15:00:53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據澎湃新聞報導,回顧2022年,高通脹和俄烏衝突成為全球經濟運行的主線,全球經濟在經歷2021年的復甦之後,經濟的下行風險逐步積累。展望2023年,衰退的陰雲籠罩全球經濟。

  一、2022年全球經濟運行回顧

  2022年,高通脹和俄烏衝突持續衝擊全球經濟。俄烏衝突爆發,全球供應鏈更趨緊張,能源和糧食價格攀升,推升全球通脹水平。高通脹迫使主要央行大幅加息,需求進一步受到壓制,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金融條件快速收緊,金融脆弱性加劇,金融市場波動彈性增強,新興市場主權債務風險增加。影響2022年全球經濟運行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兩方面:

  一是高通脹迫使主要央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全球需求受到壓制。全球本輪通脹更多源於供給因素,脆弱的供應鏈引發商品通脹、勞動力結構性缺口推動薪資上漲、經濟快速重啟引發的服務通脹,推動主要經濟體通脹大幅攀升。高通脹迫使主要央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美聯儲在3月開啟加息周期,連續7次加息,累計加息425BPs,並啟動縮表。歐洲央行自7月起連續4次加息,累計加息250BPs,結束負利率,並著手縮表。全球央行加息潮,使得金融條件快速收緊,全球需求受到壓制,同時加劇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新興市場主權債務風險增加,斯里蘭卡、加納等國爆發主權債務危機。

  二是俄烏衝突加劇了供應鏈的脆弱性,全球潛在的滯脹風險上升。俄烏衝突的爆發,導致全球能源和糧食供應受到衝擊,供應短缺引發能源和糧食價格大幅攀升,進一步推升全球通脹水平。同時,歐美國家對俄羅斯施加了全方位的經濟、金融和科技制裁,俄羅斯做出反制,減少對歐洲國家的能源供應。由於歐洲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能源危機令歐元區經濟景氣度大幅下滑,經濟滯脹的風險大幅抬升,進而引發了全球經濟潛在的滯脹風險上升。此外,俄烏衝突加劇了大國對抗和世界分裂,全球化進程再度遭受打擊,全球供應鏈面臨重構,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長期影響。

  二、2023年全球經濟展望

  展望2023年,我們預計全球經濟將更加暗淡,一方面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的重構,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勞動力結構性缺口仍存,薪資仍有繼續上漲的動力,通脹雖觸頂回落,但回落斜率較緩。主要央行延續緊縮政策,全球金融環境更加緊張,債務風險抬升,金融市場仍將承壓。從主要發達經濟體來看:

  1.美國經濟下行風險正在積聚。

  (1)美國經濟內生動能趨弱,衰退風險上升。經濟重啟帶來的順周期動能逐步減弱,加之財政刺激的退出和貨幣政策的收緊,前期推動美國經濟復甦的動能正在減弱,經濟下行的壓力正在顯現。

  投資方面,去庫存周期開啟,企業資本開始下降。當前美國總庫存明顯高於長期趨勢,而零售商庫存連續兩個月下降,美國去庫存周期或已開啟。從歷史來看,美國一個完整的庫存周期平均持續時間為37個月,主動去庫存階段平均持續13個月。美國本輪主動去庫存於2022年三季度末開始,或將持續到2023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幾乎貫穿2023年全年。主動去庫存周期的開啟,企業資本開支開始下降,拖累私人投資的增長。

  房地產投資繼續疲弱。美聯儲的持續加息,令按揭貸款利率攀升,新屋和成屋銷售已回落至疫情前水平。銷售端的疲弱,令地產投資萎縮,美國住宅投資在202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別環比萎縮17.8%和27.1%,已連續六個季度環比負增長,且萎縮幅度正在加大。

  美國消費維持韌性。財政刺激的退坡,通脹的爬升,美國商品消費增速回落,個人消費支出中的商品項環比折年率已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商品消費在經歷了疫後高增長後,正在向長期趨勢回歸。得益於防疫限制的放鬆,以交通出行和休閑娛樂為代表的服務消費正在顯著復甦,距離長期趨勢仍有較大缺口,仍處於爬坡階段。展望2023年,美國商品消費延續疲弱,而占比更大的服務消費延續復甦,同時通脹下行和實際收入回升的加持,預計美國消費維持韌性,但增速放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