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中評論壇:習近平重要涉台論述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24-05-13 00:09:20


束沐
 
       束沐: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豐富兩岸關係與國家統一理論

  4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馬英九先生一行。北京“習馬會”意義之所以重大而深遠,在於習近平總書記在這場會見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是一篇站在中華文明的雄偉格局之上指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歷史性、理論性、思想性文獻。

  北京“習馬會”最重大的理論意義在於: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豐富兩岸關係與國家統一理論,解答了長期以來困擾兩岸關係發展和對台工作的一些理論困惑和認識問題,不僅從中華文明五千年積纍的歷史規律和歷史智慧中尋求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向和方案,也從真正意義上將對台工作論述完全納入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思想理論體系之中。

  “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理順瞭解決台灣問題的“史觀問題”

  長期以來,兩岸關係形成了三種史觀,進而形成三套話語體系、政治論述、政策實踐:

  第一,內戰史觀。以國共關係為重心和主軸;訴諸對象是1949年之後隨國民黨遷台的群體,重點是解決內戰遺留問題、結束敵對狀態,給國民黨統治集團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重點做國民黨上層工作。

  第二,反帝史觀。以反對外部勢力侵佔、殖民統治與控制台灣為主軸;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起,“台獨”勢力先後在日本、美國帝國主義庇護和豢養之下醞釀、孕育、產生和發展;政策措施體現為反分裂、反干涉鬥爭。

  第三,文化史觀。以兩岸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為主軸;訴諸對象是全體台灣民眾,尤其是閩南、客家文化浸潤下的“本省人”群體;具體政策體現為兩岸民間、文化、教育領域交流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