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中評論壇:習近平重要涉台論述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24-05-13 00:09:20


 
  基於上述定義,試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與兩岸關係的七個難點問題展開理論對話:

  第一,回答了“何為台獨”的定義問題。“台獨”是兩岸和平統一的最大威脅,但具體“何為台獨”,《反分裂國家法》衹是從法律層面定義。基於中華民族的定義,否定台灣同胞擁有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或否定台灣同胞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就是“台獨”。

  第二,回答了“中華民國”的定性問題。中華民族認同是團結兩岸同胞的最大公約數,從島內現實來看,“中華民族認同”與“中華民國認同”具有兼容性,那些認為是中華民族共同體一分子的台灣同胞,即便仍具有“中華民國認同”,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第三,回答了如何與“非藍”交往的問題。衹要認同自己屬於中華民族,認同以中華文化為主體,佔台灣六成的“非綠”固然是大陸交往、團結的對象,同樣佔台灣六成的“非藍”中,除了極少數數典忘祖的“台獨”分裂分子,即便對大陸存在各種各樣的誤解和疑懼,但大多數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一分子。

  第四,回答了如何支持、團結、爭取島內民眾的問題。堅定支持愛國統一力量,廣泛團結愛國反“獨”力量,努力爭取中華認同力量,積極轉化“台獨”認同力量,堅決打擊頑固“台獨”分裂力量。

  第五,回答了如何防範和化解“台獨”風險的問題。首先是“法律規制”,即針對頑固“台獨”分裂犯罪分子予以制裁,這是依法正義之舉;其次是“政治規制”,即動員島內同胞通過政治體制、社會輿論、群眾運動對“台獨”展開有理有力有節的鬥爭;再次是“文化規制”,通過教育引導等方式糾正“台獨”錯誤思想,重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第六,回答瞭解決台灣問題是否有時間壓力的問題。1949年至今,台灣問題已經形成75年,但兩岸骨肉隔絕的悲劇可以從1896年乙未割台開始追溯,從五千年中華民族歷史長河與中華文明繁衍傳承的維度來看,台灣當局衹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衹是以千年歷史的一瞬,解決台灣問題的本質是如何體現“多元一統”的大歷史觀,尊重台灣地區的“多元”、服務於中華民族的“大一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