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論壇:香港青年從政意願及顧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1 00:43:13  


 
  下半場

  劉國勳:7月1日新一屆政府將上場。CY的選舉策略很清晰,就是面對全港市民。CY領導的新班子將有思路上的轉變,有別於以往曾蔭權政府的局長和政治助理不常“落區”,還會吸收更多年青的政治人才加入政府。這種新的理念,是否可以帶來真正的改變呢?請大家暢所欲言。

  李梓敬:我一直在關注新一屆政府的政治委任過程,觀察新一屆政府班子的作風與以前有什麼不同。這次比較特別的是,公開招聘副局長和政助,而且政助的價值與上屆完全不同,每個局長有10萬元,隨他請多少個政助都可以。譚志源上星期也表示,政助的崗位將會從幕後跳到幕前。我曾向相識的一位政治助理了解過,他們的工作到底是做什麼的呢?對方告訴我,他們主要是做一些“說客”的工作,但是卻得不到立法會議員的重視,結果只能跟議員的助理交流,以及跟持份者的機構收集意見等等,因此政治助理的工作變成“收風”。他們做了5年政治助理,並沒有增加知名度,即使有了更多的政治歷練,卻沒有增加參選的本錢。所以我很期待新一屆的政治助理變成更好的“流轉門”。我們自由黨開始說不推薦人進入新一屆政府,但是後來梁振英跟我黨主席溝通,希望推薦年輕人進入政府,我們最終也有推薦。

  施俊輝:CY及他的問責團隊要走遍全港每一個區,“落區”推銷他的理念,這是好事,因為政府需要跟反對派爭民意。但是有些部門,比如財經及經濟事務局,怎麼落區?這些實際的問題都要想清楚。CY以往給人的印象是很注重科學論証,而非走向民粹、民意導向。大家都知道,51%民意所支持的,未必對整個社會好,我擔心他走向民粹。

  加大問責團隊是理所當然,不過我也建議,除了請政助之外,也要請一些人加強政策研究,現在很缺乏。中央政策組需要加大它的職能,即便如此,中央政策組還是難以兼顧每一個局,他們跟各部門之間的磨合分工也不完善,所以仍需各局自己成立研究機構。據我了解,食物及衛生局有自己的研究部,有一些資金,請研究員分析政策,但是其他部門都沒有。我覺得應該鼓勵年輕人做政策研究,希望將來問責團隊增加一些研究員,吸引一些專業人士參與政策制定。

  郭偉強:做政治助理不容易,有不少難處,比如他們沒有知名度,民眾當然想直接見CY,對政助“落區”不感興趣,結果政助的工作變成跟立法會議員的助理溝通; 再比如剛才施俊輝說到聘請政策研究人員,但是這批人會否淩駕于AO之上,也是一個問題;另外,政府希望跟外面的大企業一樣,聘請的人一上位就什麼都會做, 但其實沒有這樣的人,我認為問責官員須考慮師徒制,方能有效培育管治人才。總之,如何吸納年輕人加入管治團隊或參政,還有很多配套問題要解決。

  楊永杰:如何改善政府施政,我有兩個看法。第一,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加入,是否能出現真正的改變?我相信,這確實有助於爭取民意、幫助政府施政較為暢順方面。但問題是,在政府行政部門任職的公務員,原本都是成績優秀的尖子,讓區議員成為他們的上司,他們怎麼會聽話?

  第二,我覺得新一屆政府縱使在民意上有所改善,但整體上仍然是施政艱難。內地有個說法叫做“槍桿子、筆桿子”,香港不用考慮“槍桿子”的問題,就“筆桿子”來說,世界上這麼多政府,都有自己的喉舌、親政府的報章,台灣的國民黨、民進黨都有自己的喉舌,但是香港這方面卻做得不成功,社會輿論常常主導了施政的方向。所以我認為未來政府需要有自己的喉舌,為政策保駕護航。當政府要推動一項政策的時候,有人幫忙講清楚、報道出去,才能爭取民意。所以說政府需要“筆桿子”,否則難以改善政府施政。

  劉國勳:傳媒確實很重要,香港不是沒有親政府報刊,但是在市場主導之下,市民卻更喜歡看另外一些報章,親政府報章寫多少都好,沒有觀眾也沒有用。這個形式需要扭轉。至於政助的工作,我認為他們需要主動出擊,比如到學校跟學生互動,相信校長會很歡迎。問責官員則需要定時定候跟民眾互動,自己開闢更多渠道,透過媒體發放政策訊息,比如現在很多政黨人士喜歡去星期日的城市論壇,就是一個很好的解釋政策的場合。以上我們這些前線工作者的看法,也想聽聽作為資深傳媒人郭先生的看法。

  郭一鳴:說到香港傳媒對政府批評力度很大,其實三份左派報章是支持政府的,還有個別報章被定位為“政府喉舌”。記得2003年前後,董建華政府被傳媒批得很慘,梁錦松、楊永強、葉劉淑儀都是在傳媒輿論壓力下鞠躬下台。現在的特首和官員也天天挨批,政府似乎無法掌握話語權,施政效率不高,社會存在不少問題,責任在誰?不能只怪媒體,主要責任在政府自己。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曾說香港缺乏政治人才。何為政治人才?香港人才不少,特別是專業人士,港府的團隊執行力很強,但是香港缺乏政治人才。政治人才需要做決策,需要做政治判斷,而非技術性判斷。現在的政府團隊多數是技術型官僚,政務官出身或者有專業背景。說實話,民主派中有政治智慧的人才似乎更多,他們懂得玩政治,反而建制派會玩政治的人不多。
怎樣培養年輕人成為政治人才,吃政治這碗飯?我覺得政治助理這個平台很好,可以給年輕人提供歷練的機會。政治人物的視野很重要,如果沒有廣闊的政治視野,不叫政治人才。年輕人想在政壇上更上一層樓,應該具有廣闊的政治視野和成熟的政治智慧。
 我認為,新一屆政府梁振英的問責團隊不需要那麼多技術型人才,政治問責制更需要的是政治人才。為什麼這次文化局局長的人選爭議這麼大,不少人批評疑似文化局局長許曉暉沒有文化背景,其實這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理由是覺得許曉輝“未夠班”,以前曾德成擔任民政事務局局長的時候,同樣沒有絲毫相關經驗,但是無人質疑,為什麼?因為他“夠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