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永杰指出,從政的競爭越來越大。怎樣在具大的競爭環境底下生存呢?唯有增值自己。 |
劉國勳:這真是很寶貴的經驗。我們看香港的特首選舉,除了兩名候選人外,亦看到他們的公關團隊,有1300萬元的選舉經費上限,公關團隊的作用才看得到,團隊的成員亦可累積政治工作經驗。不過說到區議會選舉,只有5萬元,想邀請年輕人幫忙助選、政治公關都很難,立法會選舉每條隊也只有260萬元經費,做得宣傳工作,就不夠錢聘請政治公關。看來選舉需要引申一些專業助選的團隊,才能吸引更多年青人參與。香港的選舉制度另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選舉日期。看看美國的奧巴馬、台灣的馬英九,他們可以在一兩年前就宣布競逐連任。但是在剛過去的特首選舉,很後期才宣布參選,原因就是選舉經費的限制,他們都不敢太早公布,但其實大家都知道他們做某件事就是為了選舉。我認為這亦是限制,待會談到選舉的時候可再深入探討。永杰,你是一名老師,為何選擇老師這條路呢?會否鼓勵學生從政?
楊永杰:先說一點背景,我在倍僑中學讀書,是一間愛國學校,中一至中六一直有做助選的工作,每逢有選舉都要外出派單張。我本身一直在東區,為何去了九龍城服務呢,中間有個過程,當時有個朋友在黃埔東參選,我幫忙助選,於是與九龍建立關係。原本從沒想過自己出來參選,大學時讀金融工程,打算畢業後做銀行工作,後來有人引導我說不如試試,因此我轉變了發展方向。故我07年參選區議會勝選,去年自動當選。我喜歡策劃選舉,幫人打仗及取勝,最享受這點。
至於從政之路是否狹窄?我認為視乎大黨還是小黨,民建聯、工聯會、新民黨、自由黨都算大黨,大黨有大黨的玩法。我們西九新動力算不上政黨,只算地區團體,小團體在狹縫裡生存,機會相對少,但玩法更多,所以我覺得在小團體工作更開心。大政黨也不需要我,因為它本身就部機器,你一吹雞就會動起來。不過我認為,在香港從政,機會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大。政黨大佬“揀卒”,以前可能中五畢業就會選你,現在大學畢業也未必挑選你。怎樣在巨大的競爭環境底下生存呢?唯有不斷增值自己。如果想有更多機會參政的話,大家都應該思考一下,自己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大黨和小組織是有天淵之別的。比如民建聯作為大政黨,有機制輸送人才進入政府,這會有一定的吸引力。一個人從政,除了理念外可能都會想某一個政黨有更好的條件,是否有渠道加入政府。總的來說,大型政黨,尤其民建聯會吸引到更多的專業人士加入。
參選確實有風險,所以也要考慮自己的生存問題。香港跟外國不同,外國可以養活一群說客,這類工作很有前途,也能賺錢,香港哪有這一行?即使在政黨裡任重要職位,收入也不多,難以吸引專業人士從政,小政黨更加沒可能。好像西九新動力,一個總幹事的工資比民建聯的統籌主任還要少。要吸引更多專業人士從政,首先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說到青年人參政,只得一個“講”字。工聯會好一些,訂好(培養後起之秀的)遊戲規則,所以我覺得大黨的老闆自己也要想一想,是否應改變一下遊戲規則,讓更多的年青人向更高的參政平台進發。我除了最佩服工聯會的遊戲規則之外,見不到任何一個大黨有任何改變。這也減低了青年人參政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