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無奈嘲諷不是轉學腐敗被曝光後的唯一選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7 16:05:57


  經查,以“氣候不適”、“飯菜太辣”,甚至“油畫過敏”等奇葩的理由試圖“跳級”轉學的學生們,也確實經不起“深究”。從湖南大學幼兒園、湖南省社科院、湖南省教育廳,到長沙市某司法單位,這些轉學生幾乎都是“圈內人”,齊刷刷的特權背景,自證清白絕對不是一件易事。

  儘管17名學生的轉學計劃“功敗垂成”,但湖南大學這起轉學事件的影響卻並未就此終結。從各個媒體的連續追蹤以及輿論反響來看,大有“不依不饒”挖出更多更深內情的架勢,矛頭直指“轉學腐敗”其實具有相當的普遍性,並非一所湖南大學而已。

  然而,一樁高校招生醜聞的曝光,給人的第一印象卻並不都是震驚與愕然。在不少網友看來,轉學貓膩其實已經見怪不怪,湖南大學轉學事件的調查結果,基本上“不出所料”。某種程度上,17人的背景信息曝光,可以說非常符合大眾對特權群體活動能力的想象。

  在這樣一種“淡然”的基調下,憤怒與譴責常常被戲謔與吐槽所取代,人們紛紛留言表示“不是新聞”,再感慨一番這個“拼爹”時代的荒謬。也有一些“知情人”現身說法,細數那些耳濡目染或者道聽途說的“真實案例”,誰誰早就成功轉學到某重點高校,我們班就有過這樣“天降”的轉學生雲雲。一眼望去,仿佛遍地都是“轉學生”,高校都不是潔淨之地。

  這種積極圍觀卻消極處之的態度頗具代表性,這本身就很值得玩味。諸如“轉學腐敗”之類的不是秘密的秘密,除了身受其益的少數人,大多數人都看不慣,憤憤不平者肯定也不在少數,但肯“較真”的人卻寥寥無幾。久之,社會上種種挑戰正常秩序的“潛規則”,就在人們的心知肚明中變成另一種“常態”,大家心照不宣,視若無睹,甚至羨慕嫉妒恨。

  多數人的沉默背後,有著不容樂觀的社會現實,從官場腐敗到司法不公,種種亂象對社會心理形成長期的負面影響,造成人們對正義能否得到伸張“心裡沒底”。人們之所以放棄“較真”的嘗試,很多時候是缺乏信心,檢舉揭發也好,與違法亂紀作鬥爭也罷,總讓人無法理直氣壯,信不過制度與法律能秉公處理。正是這種深層的無力感,讓社會異常“虛弱”。

  一兩個“內幕”的曝光或許不足以立馬清除所有的沉渣,但我們也要看到,每一次對“隱情”的挑明,都是為徹底的肅清開道。在這個意義上,對個案的曝光和追查處理,並非只是不能觸及根本的“無用”之舉,改變社會的力量恰恰蘊含其中。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中央重錘反腐的深入,社會監督的活躍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群眾通過互聯網和其他渠道的舉報為一批貪官的落馬提供了關鍵證據。在這個朝向更好的社會前進的過程中,每個人都不只是旁觀者,我們有理由相信,個體是能夠有所作為的,與其怨尤,不如行動。(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李杏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