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以兩只手構建“疫苗信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7 14:14:26


醫護人員為孩子接種前進行疫苗掃碼。
  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自1986年6月設立以來,這一宣傳日已經走過30年。今年的主題是“依法預防接種,享受健康生活”,正是為了強調預防接種工作,要以嚴肅法紀來恢複公衆的信任。

  此前,4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件調查處理情況匯報,決定先行問責一批責任人。這次會議還通過《國務院關於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強化制度監管。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能够進一步提升公衆對預防接種工作的信任。

  複盤這起非法疫苗經營案,會發現其中包含幾個關鍵步驟。首先,一些藥品批發企業、疾控機構和接種單位,出於逐利的動機大量購入二類疫苗,但實際接種量難以預測,於是產生臨期過期疫苗。然後,疫苗販子通過網絡聯系上下綫非法經營人員,掌握各地臨期過期疫苗供需信息。接著疫苗販子通過虛構購銷流向逃避監管,為降低成本脫離冷鏈運輸和儲存,將低價購入的臨期過期疫苗加價跨區域“竄貨”。最後,其他地區的疾控機構和接種單位低價從非法渠道購入二類疫苗,從中獲得高額加價收益。

  顯然,整個鏈條中存在一些地方政府監管和市場機制的“雙重失靈”。案件暴露出少數地方疫苗質量監管和使用管理不到位、對非法經營行為發現和查處不及時、一些幹部不作為、監管和風險應對機制不完善等問題。而本應是公益性為主的疫苗接種行為,卻在一些地方異化為疫苗推銷的商業化、營利性行為,甚至滋生尋租和腐敗。

  從本質上說,一類疫苗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作為國家行為更加強調公益性和低利潤。二類疫苗主要針對季節性、區域性較強的傳染疾病,其性質是個人健康行為,不能由國家大包大攬,需要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才能構建公衆的“疫苗信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