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雙減”政策落地,核心是減掉家長的心病
http://www.CRNTT.com   2021-07-28 00:57:04


  近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家長和社會如何配合做好“雙減”工作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學校應規範設立家長學校,以綫上綫下等形式,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咨詢和輔導,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給中小學生減負的呼聲由來已久。至於如何減負,歷來衆說紛紜。各地雖多有舉措,但效果并不明顯,甚至造成越減負學生負擔越大的反作用,嚴重影響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強調,要構建教育良好生態,需要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號准了教育問題的脈搏。

  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義務階段中小學生的作業負擔和培訓負擔,歸根結底來自學校和培訓機構對家長訴求的變相滿足。貫徹“雙減”精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家長學校”,讓“家長學校”助推“雙減”工作。那麼,“家長學校”為何有這樣的特殊作用呢?

  “家長學校”是家長的“靈魂導師”。幾乎每個家長都懷有望子成龍的夢想。孩子的考試成績和未來的出路,大多數家長誤以為就是在每次考試中考出高分,孩子的分數稍不理想,家長們就無法釋懷。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不布置課外作業,孩子不上校外輔導班,不少家長心裡就不踏實。貫徹落實“雙減”,看似給中小學生減負,實質上是祛除家長的心病。家長的心病是社會心理亞健康的反映,這樣的社會心理需要“家長學校”當好家長們的靈魂導師,通過引導家長了解教育的本質和教育規律,解開家長的心結,達到間接給學生減負的目的。

  “家長學校”可攜手學員共育“英才”。中小學生的成長需要學習知識,但全面教育絕不僅僅是考卷上的那些基礎知識。科學地全面育人對社會分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對於義務教育而言,學校和家庭各自承擔著什麼樣的任務,如何科學分工,并非每位家長都很清楚。“家長學校”的責任在於對育人工作科學分解,讓家長懂得自己的職責是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樂成長。通過“家長學校”讓老師和家長各司其職,教好課,教好人,不再隨心所欲地給孩子加壓。

  “家長學校”是家庭對外溝通的橋梁。家長的焦慮情緒,也有社會的原因。現階段,不論是中小學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客觀上加重了家長的焦慮情緒。“家長學校”要當好家長的良師益友,需要積極向教育管理部門及時反饋家長們普遍焦慮什麼,為教育管理部門調整教育政策、化解教育問題提供一手信息。“家長學校”做好家庭與社會溝通的橋梁,是從更深層次服務於“雙減”工作。

  健康、快樂是保證中小學生學習質量的前提,“家長學校”服務好家長,服務好社會,“雙減”目標將指日可待。(來源: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劉海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