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危機 孫淮濱建議港紡企三招化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8-28 11:10:24  


  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中國與歐美之間接連不斷的紡織品摩擦,懸而未決的磋商談判,令在內地設廠的港資企業紛紛感到發展壓力。對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認為,當中國紡織品比較優勢的釋放受到限制時,提高競爭力是紡織行業的根本出路。而對於港資企業來說,有三種應對措施。 

  《文匯報》引述孫淮濱指出:「港資企業是比較靈活的,比大陸的企業適應能力強。如果港企生產的是設限產品,那應對措施有三:一是產品結構的調整,減少或放棄設限產品的生產。二是產地的多元化,選擇其他國家或地區設廠。三是國內市場的開發。中國市場太大了,絕對是世界的市場,而且增長速度非常快。」 

  談及人們對中國紡織行業的種種擔心,孫淮濱表示,首先要明確一點,中國的紡織行業仍處在上升期,而行業上升的驅動力主要在內需。中國的市場很大,特別是農村的需求在快速增長。中國的人均衣著消費年均增長達12.56%,隨房地產業的發展,家紡產品的消費也增長迅猛。紡織品貿易摩擦雖然會給紡織行業帶來負面影響,特別對出口產品,但這只是局部的、階段性的,不會對全行業造成根本性的影響。這是問題的基本方面。 

  孫淮濱認為,過分依賴勞動力成本優勢,在國際市場上低水準競爭,中國只能算走進紡織大國,但不是強國。在入世條款中,既然發達國家掌握了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實施特別保障措施的權利,那麼,紡織品貿易摩擦就會始終存在,繞不開、也躲不掉,所以說要有平常心,要正視它的客觀存在,不能怨天憂人。絕不能簡單地認為後配額時代就可以自由發展,自由貿易不等於自由發展。當我們比較優勢的釋放受到限制時,行業的根本出路就在於提高行業的競爭力,使中國真正成為紡織強國。 

  在談到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對維護行業利益和提高行業競爭力水準所開展的工作時,孫淮濱表示,作為行業組織的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從多方面為維護行業利益和提高行業競爭力水準開展工作。 

  一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的提升,推進品牌戰略;二是加強行業自律,培育企業的社會責任、環境保護意識、納稅意識以及保障勞工的權益等。還要特別強調企業的優質產品的質量自律意識;三是要幫助企業走出去,在國外設廠,特別是到發展中國家。這既可以緩解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壓力,也是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四是加強民間的外交活動,主動與國外的同行交流,包括與競爭對手的交往,爭取國際同行的理解和支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