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孔子學院,大國慷慨為哪般?

http://www.CRNTT.com   2010-03-04 11:14:14  


 
  孔子學院≈漢語培訓機構? 

  儘管冠以孔子之名,孔子學院最大的功能並不是宣揚孔子思想,而是“推廣漢語文化的非營利性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主要內容就是教外國人學漢語。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韓兆琦就表示:“最初我聽說‘孔子熱’特別高興,但後來發現,許多孔子學院就是一個普通的漢語推廣班,“孔子學院”這四個字無非一個名頭而已。”也有學者指出,孔子學院的攤子雖然大,但其深度遠遠不夠,僅僅是教漢語和練太極拳之類。

  既然是到海外教外國人學漢語,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過去幾十年,中國的大學的對外漢語系都有向國外派遣教師,幫助外國人學漢語,不過,這種校際交流,中國派教師,外方是要給付工資的,就好比我們的很多學校花錢請外教一樣。而現在的孔子學院,則往往是我們付給外國人錢。

  這一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以前是人家花錢請我們教漢語,現在我們還是給外國人教漢語,反而還要付錢給人,難道僅僅是因為在人家學校掛了個“孔子學院”的牌子?旅美學者薛湧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據他估算,在美國建一所孔子學院起碼也要幾百萬美元,他表示:“孔子學院並沒有對孔子的研究和其思想精神的傳播有什麼貢獻。所做的事情,不過是教外國人中文而已,是資助人家的教育。”“當中國的孩子連三百元的年教育經費還拿不到時,納稅人的錢被挪到每年享受著將近七萬元人民幣(一萬美元)教育經費的美國人那裡,補充人家的開支。最終的結果,是中國的教育每況愈下,中國將越來越沒有文化。這是弘揚中國文化,還是對中國文化的出賣?” 

  更有人質疑,這種以弘揚民族文化為理由,拿納稅人的巨款,慷國家之慨的背後,很可能是一些部門的利益糾葛。近日,財政部網站公布的兩則中標廣告顯示,孔子學院網站運營服務項目中標金額達3520萬元,且中標的五洲漢風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系國家漢辦的直屬企業。可是,中國互聯網協會交流與發展中心主任、無限信息服務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胡延平稱,做這樣一個網絡孔子學院網站“任何一個個人站長來做,連10萬都用不了”。於是“史上最貴網站”應運而生。看來,和建孔子學院一樣,漢辦確實不差錢。

  歷史上四海臣服的往事 

  中國人講面子,古已有之。當年的一些皇帝,就頗為喜歡在四夷納貢、萬邦來朝的景象中尋找天朝上國的快感,即使虧血本,也在所不惜。

  《明史》對永樂皇帝大贊特贊:“四方賓服,受朝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表面是四海臣服,而實際是什麼樣的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