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尋找大台南發展思路 藍綠各自表述

http://www.CRNTT.com   2010-04-14 00:33:56  


郭國文
 
  郭國文:政治考量導致台南意外升格

  三都之所以變成五都,確實與選舉有關,因為去年選舉當中,增加出來的兩都,一都就是新北市,另外一個就是台南市;大台南市合併,本來的規劃是北中南,然後北北基成為一個,台中市是一個,高雄縣是一個,這個確實有政治上的考量。

  為甚麼呢,因為面對蘇貞昌的挑戰,馬政府擔心周錫瑋不能連任,逼迫馬英九提早啟動三都十五縣的規劃。啟動之後當然就會有一些政治上的考量,為了平衡,促使大台南意外升格。很多議員就說,早知道當初會升格,當初就不會投贊成票了,因為這對地方的生態造成很大的衝擊:除了縣市長少一個之外,“立委”多了一個,而鄉鎮市民代表全都不能選,議員的席次也由92席變成57席(2席原住民,32席台南縣,23席台南市)。台南縣會比較多(議員)的原因是因為它的人口數有33萬。

  台南縣市的差異

  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其實台南市是台灣漢化最早的一個起點。而從台灣漢化最早的一個起點來看,原住民的居住地,台南安平是鄒族的一個發源,台南縣比較多是西拉雅,即平埔族比較居多。

  因此,就歷史的起點來說,台南市是比較早,但是從那個生命的起點來說,或許台南縣會比較有紀錄。不論是生命的起點或是從文化的起點來看,台南都是一個特色,剛剛李委員有點到但沒有講得很清楚的地方是,原來它其實是一體的:60年前,台南市是一個省轄市,而台南縣則是從一個行政的部分切離;經過這60年之後確實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為甚麼我強調不一樣的地方?因為這些不一樣,造就後續的問題與挑戰。就整個台南縣市來說,我覺得應該區分為三塊:台南縣本身就有兩塊:曾文溪以北,我們俗稱溪北,曾文溪以南,叫溪南。溪北的產業型態比較屬於一級產業,就是所謂的農業;溪南的部分則屬於二級產業,就是所謂的工業。台南市比較屬於三級產業,也就是以服務業和商業文化為主。產業方面基本上有這樣的差異。

  這樣的差異結構下,其實很難從一體的問題來思考未來的發展。我覺得未來的市長,或者未來首屆市議員,都要很清楚看見這三個不一樣;未來整個大台南市的發展,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市鎮的藍圖,要有一個規劃者的角色,要有一個起點。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起點是一個新市政中心。

  台南市長許添財認為,要維持雙行政中心是不可能的,那又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事情。這個事情在這個時候講出來,我就覺得要好好討論。我認為,基本上,台南縣市鎮中心是台南縣一個特產的問題。也就是說,新的市鎮當中,沒有一個市鎮有這樣的問題,因為台中市決定了,台北縣也決定了,高雄市或許有在談,但是沒那麼大的問題。台南市之所以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因為目前的縣政府偏北,目前台南縣政府過度的偏西南。因為在人口分布不是在一個居中點的情形下,新市政中心必然會被談起,因為這是為來新市政發展藍圖非常重要的一個起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