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尋找大台南發展思路 藍綠各自表述

http://www.CRNTT.com   2010-04-14 00:33:56  


 
  台灣對海外市場的依賴

  但是我關心台灣的前途,尤其經濟,我認為台灣這樣一個小島,經濟沒有自主性,沒有國際競爭力,沒有誰可以讓你依靠:美國來台灣投資也不是要改善台灣的生活,不是要強化台灣的經濟,而是要利用台灣的資源。

  今天有人歌頌八田與一,當年日本總督府邀請商社來台灣投資,他說台灣缺乏大建設怎麼投資啊?台灣雖有大片土地,但是這大片土地是不毛之地。為甚麼?因為缺水。所以他建水庫,但建水庫是為了利用、開發台灣的土地,然後榨取台灣的資源。所以,台灣稻米生產最多的時候,是台灣人民生活最困難的、吃最差的時候;炒番薯葉吃番薯,是台灣米出口最多的時候。

  長期以來,台灣就缺乏經濟自主性。台灣為甚麼缺乏經濟自主性呢?因為本身市場狹小,本身沒有天然資源,因而需要國際市場;但因為台灣本身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卓越的競爭力,因而產生了對國外市場的依賴。

  台灣只能往上跑,不能往下墜,往下墜真的會陷入慘境。所以台灣不要妄想跟大陸整合。我們希望大陸讓台灣更進步。如果沒有台灣1960年代跟1970年代的進步,大陸改革開放以後的成長和發展就不會那麼快,因為台灣當年所累積的資本、所累積的技術,以及訓練出來的人才,一下子全部被大陸開放之後所吸引。所以從生產要素提供來講,是台灣對大陸經濟有貢獻。

  在商言商台灣不必排斥大陸市場

  台灣對大陸輸出,並不是大陸市場對台灣有需求,而是台灣對大陸的投資所引伸的,從台灣帶去設備跟半製成品。所以,大陸對台灣的需求是因為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投資所驅動、所延伸出來的;大陸市場從來沒有對台灣直接有需求過,大陸經濟的壯大跟台灣的成長是無關的,反而產生競爭和壓力,今天這些東西要回賣給台灣,希望台灣開放市場,這是一個非常清楚的事實。

  所以我們應該從結構上加以解剖分類,看這些狀況的來龍去脈。所以大台南要重生、重振經濟,不管是農業經濟,不管是工商經濟,不管是服務業相關的經濟,都必須重新放眼世界,然後在放眼世界、希望在世界市場擁有一席之地的時候,當然不必要排除中國大陸市場。大陸有需求、要跟台灣買東西,台灣怎麼不賣給它呢?大陸有便宜的東西賣給台灣,台灣為甚麼不要呢?這沒有理由,所以在商言商,讓市場機能去發揮作用。

  當然,兩岸關係不能排除政治干預,這是一個現實。在不能排除政治干預的情況下,鹿死誰手,本來就要看兩邊的互動跟兩邊本身的造化,沒辦法去勉強,只是說你不能一廂情願,也不能蒙混不知。在這些瞭解之下,大台南當然要重新定位,重新發展,大概是這樣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