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上海開禁馬路攤販 城市管理更趨理性務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2 10:03:05  



二、攤販幷非城市瘡疤 民生重于形象

1、城市形象不能務虛 治理之道必須以人爲本
  一直以來,以城市形象爲重,不太關心社會各群體的生存現實,是大陸城市管理面臨的突出難題。將城市清理得“一塵不染”,不食人間烟火,居民們修個鞋、買個針頭綫腦都要進超市、跑商場;况且,城市居民中還有大量中低收入者,他們的日常生活能省則省,街頭攤販能讓這些人最大幅度降低生活成本。正因如此,本來城管執法的初衷是維護市民利益,但當執法人員和商販發生衝突時,市民往往站在被執法者一邊,這種尷尬難道不值得城管政策的制訂者思考嗎?(美國中文在綫網)

  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胡光偉認爲,在過去,不少城市在創建文明城市的時候,都認爲只要做到城市街道整潔,沒有隨便亂扔東西吐痰就可以了,但是那只是外在的表面的東西。而能否讓城市各個階層和諧地生活發展才是以人爲本,才是真正的文明。(四川在綫網)

  將馬路攤販“請”回來,是城市管理的務實之舉。從中可以看出,讓不同的人在城市裏獲到便利,人人以適合自己能力的方式在城市裏生活,爲人民豐富和諧多元的生活創造條件,才是城市真正應該抓好的形象工程。(湖南紅網)

2、民衆生存權利優先 面子工程不能損傷就業
據上海市容環衛局的數字,目前在上海街頭“非法經營”的游動攤販至少在5萬個以上。每一個游動攤販背後,往往維繫著一張嘴甚至整個家庭的基本生計來源,僅憑此一條,它就有利于民生的改善。(北京《中華工商時報》)

  事實證明,對于那些馬路上的小商小販來講,生存是他們的第一需求,禁止他們擺攤,也就意味著斷了他們的謀生之路,他們必然要變著法子與城管周旋。如果地方政府置民生訴求于不顧,追求“面子工程”,對馬路攤販“一律封殺”,這樣不但激化民衆與政府的矛盾,而且也難以從根本上解决問題。(北京《北京青年報》)

  如今大陸一些地方,低門檻就業渠道不暢、小攤販取締後的“服務空白”、城管與小商販存在“追逐糾葛”,實際已折射出人性關懷的缺陷,這顯然違背了中共提出的“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方針。(法國《歐洲時報》)

3、開禁政策絕非施捨 馬路擺攤本爲“合法職業”
  對馬路攤販開禁,這絕不是對這個群體的施捨,而只不過是對自然正義的回歸。馬路攤販的謀生方式幷非不符合正義的要求,而只不過是不符合城市管理者那近乎病態的“整潔要求”罷了,即便他們確實使某些城市街道變得擁堵混亂,但倘若如此也只能怪管理者無能或城市規劃不够細緻和人性化,致使城市功能有欠缺。而且,管理者的這種“整潔要求”,却既讓一部分人謀生無路,也剝奪了廣大城市居民本來可以享有的一些生活便利。(南京《南京晨報》)

  攤販的生存權優于城市的整潔權,這是最爲簡單的道理。只不過因爲攤販太弱小,而城市太强大,分量較輕的權利反而占了分量較重的權利的上風,攤販的生存困境被市容管理者錯誤看成了“必要之惡”。于是,“販夫走卒、引車賣漿”這一古已有之的合法職業,在更加强調法治與人權的嶄新時代,反而被無辜地戴上了“非法經營”的帽子。現在,該是讓馬路攤販重新獲得法律認可的時候了。(美國《僑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