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黃金周存廢成焦點 新方案須保民衆休假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1 18:23:34  



二、欲求“黃金”只見“粥” 長假出游遭遇滑鐵盧

1、黃金周出游成苦旅 民衆已把旅游觀光當鶏肋
  在1999年國慶第一個黃金周到來時,席捲全國的假日旅游熱潮令各界始料不及。據統計,七天內,全國的出游人數達28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41億元。七年後的2006年春節,全國共接待游客已達到7832萬人次,旅游收入368億元。從黃金周飛速攀升的統計數據可看出,“假日經濟”果然擴大了內需,刺激了消費。(北京中新網)

  但本次黃金周告終之時,却只感覺媒體報道的熱情在减退,社會的關注度在降低,人們出行的熱情在消失。但凡出門在外的人,看到的大都是人滿爲患的“一鍋粥似的全民運動”,以至于人們將黃金周出游當作了鶏肋。按照當初制度設計者的初衷——七天長假釋放潜在的消費需求以拉動內需,刺激消費,我們每個人都成了實現這個目的可悲的工具。至于這個工具是不是從休假旅游中獲益——疲勞的身心得到放鬆,得到山河之美的陶冶,似乎成了可有可無之事。(北京光明網)

2、名勝古迹紛紛告“擠” 黃金周旅游無异殺鶏取卵
  今年“十一”開始後,北京故宮連續4天接待量超過最大容量,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景區的接待量紛紛告“擠”,黃金周成了行政干預下的“趕大集”,“動物園裏最多的動物是人”。爲了規避每個黃金周必現的游客“井噴”情况,四川著名旅游景點九寨溝今年“十一”不得不痛下“猛藥”,首次實行游客限量分時進溝的規定。黃金周極盛,過後急衰,使得旅游景點猶如經歷“痙攣”,很難實現管理上的平穩過渡。更令人憂慮的是,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景點損耗等“後遺症”,代價難以估量。因此,依靠黃金周拉動內需,無异于“殺鶏取卵”,最終導致旅游這個“無烟工業”萎縮。(香港《文匯報》)

  在人口衆多的中國,將旅游的高峰定位在春節、“五一”、“十一”三個節日,從放假時間上看過于集中。全國13億人集體休假,視這幾個黃金周爲主要的旅游時機,必然引起全國性交通緊張、飯店客滿、景點人滿爲患以及一系列不合拍的現象。(香港中評網)

3、地方難舍旅游收益 黃金周是存是廢陷入兩難
  既然黃金周有如此之多的弊端,爲什麽不取消呢?一個重要原因自然是與利益有關,因爲黃金周能給各地景區以及地方政府帶來“黃金”。據新華社報道,各地景區門票在黃金周期間拼命漲價,武夷山門票由220元上漲至250元,漲幅爲13.6%;五臺山門票由90元上漲至168元,漲幅爲86.7%;晋祠門票由40元上漲至70元,漲幅爲75%,青海湖鳥島從48元上漲爲138元人民幣,漲幅爲287.5%。看來這些國家資源已經成了地方政府的賺錢機器。(新疆天山網)

  隨著國慶黃金周結束,各地假日辦與相關統計機構陸續將向社會公布所在城市或旅游景點的人流量,營業收入等各類有關數據。人們難免會産生疑問:如此的年年增長百分比數據到底有多少真實性?又應當由誰能來保證這些數據的真實性?實際上,在前幾年就有社會人士爆料:某地黃金周期間景點人流量統計存在作假。但由于這種僞造的增長數據有利于地方臉面,有些甚至還是應上級之要求而作僞。(湖南紅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