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水價上漲攪動民生 用水安全響警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3 06:07:03  


 
二、喝不起也要漲價 幫窮人還是幫富人

1、專家謬論再度現身 水價上漲有益低收入者

  在7月16日舉行的一場名為“解讀水價問題”的小型論壇上,“不能因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價,”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這樣說。世界銀行高級環境與市政工程師樊明遠接過話茬,“其實低水價是資助了高收入者,而不是資助了低收入者。”他解釋說,因為高收入者通常用水量大,水價偏低,高收入者可以每天用自來水給游泳池換一遍水,但是低收入者還是用不起,“提高水價,同時出台對貧困人口的配套政策,這其實是一個很公正的促進資源節約、合理消費的政策”。這幾句話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網絡上迅速引起了人們抨擊。網民紛紛留言認為,“漲價讓低收入者受益”之說既不符合事實,也經不起推敲。提高水價是劫富濟貧不靠譜,提高水價不能傷害窮人的利益,專家滿口荒唐言,百姓一把辛酸淚。(上海《第一財經日報》)

  顯然,這又是一幫貌似“為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的專家,又是一個與“提高學費,窮人的孩子才上得起學”如出一轍的雷人邏輯。按照專家們的邏輯,不堪承受價格頻繁上漲之重的龐大低收入群體反倒成了漲價的受益者。就在這個研討會上,一些專家還說,“不能因為這部分人(低保戶)喝不起水,就讓所有的人都享受不到好的供水服務,這實際上不符合歷史的潮流。”在專家們看來,人們享受不到好的供水服務,竟然是低保戶的錯,是低保戶們影響、阻礙了部分人的高品質生活。(廣東《深圳特區報》)

  而且,按照專家們“水價低了,就會讓富人搭便車”的邏輯推算下去,到處都有便車,這是否意味著供電、天然氣、交通、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行業都要大幅漲價,規避富人搭便車呢?即使要劫富濟貧,也應該通過稅收杠杆來實現,沒有理由拿公共產品做文章。其實,專家們語出驚人,其目的再清楚不過。就是為助推新一輪自來水價格上調製造輿論攻勢。(湖北《楚天都市報》)


2、上調水價殃及民生 少數人患病,多數人吃藥

  現今一些壟斷部門醞釀漲價,總喜歡打著節約資源的旗號,電漲價是為了節約用電,煤漲價是為了節約用煤,水漲價是為了節約用水……“節約資源”成了一個筐,好像不漲價就不能節約資源。提高市民的節水意識是必要的,但不能以節約資源作為提價的理由。(北京《京華時報》)

  水的價格漲上去了,窮人的日子是不是好過,是不是因此得到了“實惠”呢?在此類“劫富濟貧”的“幌子”下,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則是富被劫了,貧依然是貧,卻並不見“濟”的跡象和蹤影!生活經驗與常識告訴我們,一個富裕的家庭是不會為了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水費而刻意節約用水的。高水價在生活用水中的價格杠杆節約資源作用,往往只會在普通民眾、特別是貧困弱勢群體身上起效果,但這種“節約”卻以犧牲民眾最基本的生活用水“舒適度”為代價。而且,現有的水價標準已經足夠使低收入者懂得節約用水,任何細微的價格變動或許都將成為他們難以承受之重。如果這種一刀切的收費模式不能改變,很難想像,當水價高到使浪費成性的高收入者都懂得節約用水的時候,那些低收入者將因此而陷入怎樣的生存窘境?(廣西新聞網)

  水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在中國基本上處於壟斷地位,如果一旦漲價,最有經濟壓力的莫過於普通民眾,如此一來,這用錯地方的經濟杠杆顯然達不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並且還演變成了“少數人患病,多數人吃藥”。若一定要通過抬價來節約資源,就要找准浪費的源頭,對症下藥,比如對工業生產用水、商業經營盈利用水採取較高的計價標準,而城市居民用水的計價標準則可以保持現狀或微微上調,這樣既能保證普通民眾用得起水,也能在一定限度上控制水的用量,實現資源節約的目的。(湖南《長沙晚報》)

  而現在之所以動不動就祭起漲價的大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比起其他的節水措施,漲價對企業和相關部門來說操作起來更方便,更能為其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北京《北京青年報》)


3、合謀“唱漲”令人不安 民眾反對不敵專家支持

  自來水價醞釀上漲,居民普遍反對,我們注意到,專家的言論實在是匪夷所思。也難怪,且不說部分所謂專家已淪為各種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就專家自身來說,自然不會在意水價漲幾角錢,但有關部門必須注意到,多數普通民眾的承受能力和意見。水價上漲不能請幾個專家開個論證會了事,即便是舉行聽證會這一相對公開民主的形式,當居民普遍反對水價上漲時,專家卻普遍支持,最終人們會發現,當居民普遍反對遇到專家普遍支持,幾個專家的意見,就成為水價調整決定性理由。這也許是有關部門和專家能頻頻成功合奏“水價上漲曲”的慣用伎倆和關鍵所在。(河南大河網)

  眾所周知,城市供水屬於具有天然壟斷屬性的公共服務行業,帶有一定的公共性,其首要目標並非贏利,不能簡單地以市場眼光來衡量水產品的價格,還應為消費者算細帳,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讓公共產品價格與普通消費者收入接軌。何況,提升公共服務品質,還原公共產品公益本質,正在成為政府與社會的共識。儘管有消息說,經濟正在復甦,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1%。但是金融危機的衝擊也給民眾生活帶來很大的壓力。未來經濟發展仍然充滿不可預知性,不少民眾的實際收入水平下降了。如是經濟大環境下,專家出來幫供水企業嚷嚷漲價顯得極其不合時宜。(山東齊魯熱線網)

  再說,水產品到底該不該漲價,如何漲價,專家說了不算,供水成本核算與聽證都是不可或缺的程序。聽證主導者一方面要嚴格測算並公開供水成本,看看專家是否與供水企業一個鼻孔出氣,供水企業到底是“真虧”還是“哭窮”,讓民眾心中有一本明白賬。(浙江在線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