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正視高考“減招”才是追求教育公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3 13:56:40


  教育公平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無論是地域差異還是所屬收入群體差異,一旦與教育相關都會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近日,網上報道江蘇省2016年高考將對本地考生減招3.8萬人,浙江將減少4萬人,為此江蘇、浙江兩地教育部門聚集了大批當地考生家長,抗議當地高校“減招”,事件發生後當地教育部門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16年招生計劃進行了解讀,表示并不會降低本地考生的錄取率,總的錄取率甚至還略有上升,只是將調出部分招生計劃支持中西部地區考生,才使事件得以平息。但我們不禁要問,網上一條斷章取義的報道何以引發軒然大波。

  接受教育改變命運,這個觀點隨著科舉制度產生而產生,受儒家思想影響,已經扎根於國人的思想深處,高考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必經之路,高考對改變命運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這也就不難理解兩地考生家長抗議“減招”的心情了,這是他們對教育公平的追求。而支援中西部教育,為中西部地區培養人才進而促進中西部發展,也是為了追求更大範圍的教育公平采取的措施。

  中西部地區因為經濟發展的原因,對教育的投入必然少於東部發達地區,這就導致西部整體教育水平落後於東部,不僅僅是高等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也總體落後。反過來教育落後對中西部發展可以說是“沉屙”,而治沉屙需用猛藥,先緩解“症狀”,這才有了東部地區為中西部考生調出部分招生計劃,為中西部培養人才,支援中西部建設發展,從根本上解決東西部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猛藥治標,治本還需長期“調理”。中西部地區需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促進本地區考生走出去,同時培養名牌大學或重點學科,把外地考生引進來,人才流通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公平問題。

  這次“減招”事件的發生,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政府部門發布政令時首先要對政令進行充分的解讀,出現誤解等問題要及時澄清,避免事件擴大化。(來源:河北共產黨員網 作者:趙少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