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破解“附加費”難題需破除附加的權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8 07:34:55


  形形色色的“附加費”,的確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沒有誰知道,這些費用到底是什麼?收費的依據何在?收費後是否又“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在這樣的境況下,記者對這進行了盤點,對“附加費”進行了解剖,大概有四種類型:一是名為臨時性工程投入,但“過時”仍收取;二是以“價中費”代替其他收費,催生不公平均攤;三是“附加費”通過補貼或結算差價的方式,直接變為企業的經營收入;四是違規加價。

  以此審視可知,多數的“附加費”,並沒有“名正言順”的出身,看起來更像是一種“亂收費”。而這樣的“附加費”,其現實負面效應也顯而易見,一則,加重民生負擔,據悉,僅就居民生活用電的“附加費”來說,一年就高達270多億元;二則,這麼多的“附加費”,到底流向了誰的口袋也不得而知,這就很容易增添尋租的可能與貪腐的嫌疑。畢竟,有錢的地方,就有不受約束的權力的覬覦。

  從這來說,對於名目繁多的“附加費”,需要公開透明,因為這是最起碼的底線,公眾有權知道自己的錢為何被收,也有權知道這些錢流向何方。但是,就“附加費”而言,遠不是公開透明就能解決問題的,因為很多“附加費”本身便是不合理的,那即便公開透明了,也不代表著正義,只是“不正義的收費以公開的方式呈現”了,以便公眾更好地進行監督。而監督只是一個步驟,並不是結果,最終還需回歸到公正與正義上來。

  一個必須拷問的事實上,這些“附加費”到底是誰所收?據新聞可知,“很多‘附加費’不是供水或者供電企業直接收取的,而是政府相關部門在收取‘附加費’後,作為補貼返回給企業。”由此可見,形形色色的“附加費”背後,其實是“形形色色”的權力。這些“附加費”中,有多少是徵求過民意的?又有多少是拍腦袋決定的?這的確應該好好審視一番了。畢竟,任何的收費,都應該經得起正義性的考量。

  因而,要想破解“附加費”的難題,讓不合理不合規不合法的“附加費”從此消失,就必須如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所言,“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可以說,只有讓行政的歸行政,讓市場的歸市場,破解水電行業的壟斷經營模式,各種琳琅滿目的“附加費”,才會失去現實的土壤。就眼下來說,要破解“附加費”的難題,還要破除附加的權力,讓其運行在正確的軌道上。如此,才能抵達正義的彼岸。(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龍敏飛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