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網約護士”進行時:有疑惑和擔憂,在觀察中前進
http://www.CRNTT.com   2019-03-01 22:03:08


 
  她曾在某個平台上接到下單客戶要求上門打消炎針甚至化療藥物的,而這些都沒有正規醫院開的單。“平台有醫生監管的話是不會受理這些的,注册時會篩選適合上門護理的客戶。一是不知道這種藥的用途,不適用、打完反應很大怎麼辦?二是價格昂貴,萬一不會用,用壞了怎麼辦?”小餘和小李對接單十分謹慎,自行鑒別後還會打電話確認。

  有次,一位阿叔因腎造管堵塞,平台接單後推薦小餘去護理。但半小時過去了,問題還沒有解決。“上門服務不了的話很麻煩。老人住很高樓層,家人不想讓他去醫院,再換個護士來也沒辦法解決,最後我只好讓平台和家屬協商送醫院。”碰到這種情況,浪費了精力和時間不說,家屬有時還會有意見。

  另一次,有個病人前一天剛從醫院出院,在平台上發了張照片,整個腹部都是腫瘤出血。她認為風險太高,不願意去,但家屬也不同意讓患者回醫院就診。小餘只好反饋回平台,最後由平台另派護士上門處理。關於這單的後續她并不清楚,但也隱隱擔心。

  她們都希望試點之後,各個平台能够加強醫療監管,從源頭規避上門護理的風險。“有些平台并沒有為護士考慮很多,真的出了事情會推到我們身上,所以要學會保護自己。”小李說。

  擔憂:護士安全如何保障?

  盡管小餘和小李目前服務的客戶都是很配合、好溝通的,但經常上門護理,她們認為最大的隱患是護士的安全問題,尤其是夜間護理。“超過八點鐘都會特別注意,雖然平台會看到定位,但還是會跟我的同學和朋友說下我在什麼位置,盡可能早點去,做完之後就盡快出來。”小餘說。

  她曾晚上八九點需要到番禺區上門為一位60多歲的阿叔做膀胱灌注。“剛開始比較擔憂,出發前一個小時通過電話再次確認情況,定位也一直開著方便聯系平台。”去到家裡後,她發現老人小孩一大家子都在,比較熱情,按照操作標准做完就順利離開了。隨後上傳的護理記錄對她也是種保障。

  而小李回憶第一次夜間護理接單,進客戶家門前,還特意讓朋友在半小時後打個電話給她。接觸多了,慢慢她的膽子就大了,甚至由此為獨自在家的寶媽做過整晚的幼兒護理,住在客戶家裡。但獨身在家的老人,小李表示“肯定不會接”。“沒有家屬在家作證的話,萬一處理完等家屬回來這段時間出現什麼問題,很難說清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