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植物人必須本人來?規定僵化症要靠人性化努力喚醒
http://www.CRNTT.com   2021-10-22 18:05:45


  據上海廣播電視台報道,家住上海楊浦區的張阿姨,丈夫在一年多前因患腦部疾病成了植物人,一直住在醫院治療。在得知辦理殘疾證可以減免部分費用後,張阿姨開始為辦證奔波。但領證注意事項之一讓她犯了難:“申請人攜帶本人身份證及殘疾評定所需病史材料,按預約時間至預約醫院進行殘疾評定”。張阿姨反複溝通未果,只好和弟弟借著朋友的車將丈夫運送到指定醫院。張阿姨的弟弟事後氣憤地表示:“這過去一趟,任何檢查都沒做,只是看了一看就寫結果了。”

  張阿姨事前在和相關方面溝通時得到的答複是:“那沒辦法!”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當地殘聯工作人員的表態更讓公衆寒心:“沒有上門評殘的”。從機械回應以及定點醫院相關人員習以為常的處理方式來看,張阿姨一家的遭遇,也許不是個例。植物人患者和家庭,本就遭遇了異常的不幸,生活異常艱辛。相關政策以及相關人員的服務態度,僅僅用“不知變通”來形容,顯然不够。這和國家努力提升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大方向,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客觀地說,殘疾評定,醫生必須與患者見面,這個要求是完全合理的,否則,評定就成了走過場,可能會有少數人鑽空子,或者鑒定結果不准確。但是,從大量網友的跟帖和網上的服務信息中可以看出,全國不少地方,比如廈門、成都、紹興等城市在殘疾評定時,均已經實現了預約上門服務。看來,為行動不便的重度殘疾人上門評殘,完全不是“沒辦法”,而是規定僵化、不想辦法,沒把人民群衆的疾苦放在心上。

  94歲老人不得不被家屬抬到銀行做人臉識別、癱瘓在床的83歲老人“特病”年審過期被要求到現場體檢、年邁老奶奶用現金交醫保被拒……這些新聞曾經深深刺痛了公衆的心。而今,越來越多的人性化政策,讓越來越多的群衆享受到了溫暖,實實在在提高了幸福感和獲得感。但是,張阿姨一家的遭遇,表明個別地方、個別工作人員的做法,還不够人性化。對規定僵化症必須斷喝一聲催醒,不能再讓僵死的規定繼續難為群衆,優化群衆辦事流程的努力,永遠不該止步。

  提升人民群衆的幸福感,應該包括所有群體,特別是那些更艱難、更特殊、更無力發聲的群體。將心比心,用人性化的努力不斷去除僵化思維,才能讓更多群衆享受政策的溫暖。(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侯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