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黃光國:中國要掌控“文化話語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2-12-01 01:09:32


 
   知識論的困惑

  時至今日,中國大陸的有識之士雖然已經清楚察覺到:自身文化真空而盲目移植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必然造成更嚴重的文化危機。可是,文化大革命對傳統中華文化所造成的禍害,卻很難立即恢復過來。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又說:“不管白貓、黑貓,能夠捉住耗子,就是好貓”,這是他在否定“文革”路線之後,為了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不得不提出的“實用主義”判準。當時大多數的中共幹部都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走。因此,中共改革開放初期社會上還流行另一個口號是:“摸著石頭過河”,言下之意為:既然我們無法提出穩妥的社會科學理論,作為改革開放的指引,而“改革開放”又是勢在必行,那就祇好一面摸索一面前進,“走著瞧”。當時還有一個流行的說法,很具象地描述了這種社會心理:“群眾跟著幹部走,幹部跟著領導走,領導跟著小平走,小平跟著感覺走。”

  我跟大陸學術界的朋友談到社會科學本土化的問題,許多人也都承認:當前中國的發展確實是“實踐很偉大,理論很蒼白”。目前大陸的學術界面臨了三個明顯的“斷裂”,1949年之前的三十年,是一面倒式地“全盤俄化”;1979年之後的三十年,則是一窩蜂地前往歐美國家“取經”,飢不擇食地“全盤西化”。學術界連消化西方理論都力有未逮,更不用談什麼學術創新來跟西方“對話”或向西方理論挑戰。今天中國各級學校不僅找不到合格的師資來傳授中華文化,有些學校想開設相關課程,也可能遭到“左派”地方官員的反對。更嚴重的是:在高等院校的社會科學研究領域,許多“海歸派”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從事研究工作的時候,也是盲目移植並套用西方個人主義式的研究典範,成為西方學術殖民主義的幫兇而不自知。他們的研究成果或者和母社會脫節,或者根本解決不了母社會面臨的問題,甚至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用林曦所提出的概念來說,諸如此類的現象,可以說是當代中國“知識論的困惑”(epistemologi calconfusion)。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