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民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如何評論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9 07:21:13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我們叫這刊物做《獨立評論》,因為我們都希望永遠保持一點獨立的精神。不依傍任何黨派,不迷信任何成見,用負責任的言論來發表我們各人思考的結果:這就是獨立的精神。——《獨立評論》發刊詞)

  1932年1月28日,日軍突然向上海閘北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發起攻擊,隨後又進攻江灣和吳淞。也是這一天,胡適草擬了一個辦周報的計劃,送給聚餐會的朋友們看。這就是後來《獨立評論》的雛形。胡適寫道:“在這個最嚴重的國難時期,我們只能用筆墨報國,這本來是很無聊的事。但我們也不因此輕視我們的工作”。

  這是一本政論雜誌,其骨幹包括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灝、任鴻雋、吳景超等學者、名流,他們大多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教授,也有國立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這本雜誌沒有政府和企業的投資,也沒有專職的編輯人員,胡適等十餘名社員都有其固定職業,他們每人每月各認捐本人收入的5%作為刊物基金,並“忙里偷閑來作文字”。

  胡適說,我們發起這個刊物,“是想把我們幾個人的意見隨時公布出來,做一個引子,引起社會的注意和討論”。也許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當年關心並討論的問題依然如此貼近當下:高等教育改革、鄉村治理、憲法與憲政、知識分子與政治、政制改革……而且,他們談得是那麼自由自在,你知道他們心底沒有恐懼,他們作文也不會自我閹割,再激烈的爭論也無損做人的風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