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深度專訪:李曉兵深論一地兩檢
http://www.CRNTT.com   2017-08-17 00:11:46


 
  其實,香港過去一些年在不理性的狀態裡已經糾結了很久。經過對回歸20年的總結,以及七月一日回歸紀念日前後的慶典活動,實際上香港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走出來了一些。如果“一地兩檢”能夠順利的落地,一定能夠增強香港本地居民對香港發展的信心,以及內地人民對香港發展的信心。

  香港自己要有信心,才能在引領發展。高鐵對未來各個區域之間的聯繫,人員的流動,生活方式的便捷,所帶來的變化是難以想象的。現在天津和北京之間的高鐵已經運行將近十年,基本上已經將兩地同城化了,高鐵給兩地人民帶來的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可以說感覺非常明顯。

  中評社:您個人認為“一地兩檢”爭議的重點是什麼?反對派提出“一地兩檢”違反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您怎麼看?

  李曉兵:“一地兩檢”違背“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說法,是一種機械的理解。反對派認為絕對不允許內地人員在香港特定空間的執法,亦認為“兩制”是不能夠突破這一點,有一些法律人也提出,如果這次突破了,以後堅決不能再突破了。

  我覺得這樣一種判斷,不僅誤讀曲解了基本法的規定,也背離了“一國兩制”的初衷。“一國兩制”不能簡單地做區分,這是在一個國家內部,如何實現更優的一種制度安排。在香港回歸之初,我們對於香港以及基本法的認識,與今天相比一定存在著巨大的不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社會的發展,基本法的實踐也不斷地豐富,我們不能用刻舟求劍的方式來理解基本法和一國兩制,這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成功實踐,特別是良性憲制秩序形成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只有用發展的立場和態度面對基礎性的法律規定和制度安排,才能讓法律繼續保持生命力,才能讓制度不斷地得到優化,否則只會令法律喪失基本的活力,讓制度變得死氣沉沉,最後反而背離了我們的初衷,也不能應對發展的需要。

  中評社:此前資深大律師兼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日前提出,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通過“一地兩檢”方案時應表明方案是為了經濟考慮、下不為例。對於他的言論,您有何評價?

  李曉兵,“下不為例”的說法和“一地兩檢”本身沒有任何關聯,而且還會限縮全國人大常委會和香港特區政府未來做事的空間。著這種說法顯示出了一種沒有原則的妥協心態,一方面覺得應該理性地支持“一地兩檢”,但是又覺得反對派提出的一些擔心也應該照顧,所以在接受“一地兩檢”安排的同時,也對香港社會做出“下不為例”的承諾,這本身就是矛盾的。如果“一地兩檢”是好的安排,那麼未來完全可以做出類似安排,又為何要“下不為例”;“一地兩檢”若是不好的安排,那麼就不應給予支持。所以接受“一地兩檢”的同時,又說“下不為例”,這種做法帶有一種妥協、騎牆的中間心里,甚至不排除有投機心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