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家軍入財經內閣 將呈強強加乘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10-05-14 07:44:45  


吳敦義宣佈新內閣。(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訊/“行政院長”吳敦義昨日宣佈的內閣調整“有兩個頗為引人注目的特點,其一是把‘行政院’定位為‘財經內閣’,其二是‘馬家軍’入閣……”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富權的評論文章“財經內閣加馬家軍入閣將呈強強加乘效應”,內容如下:
 
  “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昨日上午宣佈辭職並轉入新北市長選戰後,“行政院長”吳敦義隨即於下午舉行記者會宣佈,由“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陳沖接任“行政院”副院長。而“金管會”主委遺缺,則由第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裕璋接任。其餘內閣人事變動,將於二十日前確認。馬英九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台灣正脫離金融海嘯,新的“財經內閣”對於開創黃金十年,別具重要意義。由此可見,馬政府是把“吳陳內閣”定位為“財經內閣”,目的是為台灣拼“黃金十年”計劃奠定組織基礎。 

  實際上,此次內閣調整有兩個頗為引人注目的特點,其一是把“行政院”定位為“財經內閣”,其二是“馬家軍”入閣。當然,從整體上說,由於吳敦義與馬英九的互動關係良好,可說是台灣地區自“修憲”將“憲政體制”設定為“雙首長制”之後,“總統府”與“行政院”的互動關係最為良好的一次。為此,馬英九對“吳內閣”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但就“行政院”本身的組織結構而言,似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由於吳敦義雖然是“立委”任內轉任“行政院長”,但他的主要從政經歷還是地方行政首長,即從南投縣長到高雄市長。副院長朱立倫雖也曾任過“立委”,但主要政績還是在地方行政首長--桃園縣長任內展現出來。正副院長都是地方行政首長出身,就顯得重疊性較高,難以發揮互補作用。這對於“行政院”的全面工作來說,並非是最佳選擇。 

  但明知如此,為何當時仍是要安排朱立倫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呢?據說是出於為實現國民黨長期執政、“接班有人”的考量,就是選定了朱立倫作為馬英九的接班人。為此,應讓只具有地方行政經驗的朱立倫,提前進入“內閣”,以接受“中央政府”的行政歷練。這樣的考量,在政治上不能說是不對,但在技術層面上卻是犯了兩人都是地方行政首長的“重疊性”大忌。尤其是在台灣地區遭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後,“行政院”必須強化金融領域的領導;而是在馬政府政績欠佳、民意支持度低迷之際,更應加強對財經方面的領導,設法改善行政管治,提高行政效益。而由金融專家接任“行政院”副院長所展現的“財經內閣”,比由此前地方行政首長朱立倫出任“行院長”副院長的“接班內閣”,就更符合馬政府當今的實際需要了。至於朱立倫遇難而上,到新北市打拼,同樣也可以累積“接班”政治資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