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石油市值全球第一又怎樣

http://www.CRNTT.com   2010-05-31 09:39:26  


 
  2009年5月25日,中國石油小幅上漲1.87%,市值一舉超過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再成全球市值第一公司。

  2007年,國家給了中石油50億元財政補貼,2008年,又給了157億元財政補貼。而本次中石油登頂,更是沾了中國經濟大環境的光,歐美股市震蕩之時,中國抵擋住了衝擊,中石油也就乘機超過了對手。

  靠國家輸血已失去驕傲的理由。靠家裡人幫忙打贏別人,不是自己的本事。 

中石油還是那個中石油,太氣憤也不必了
 
  作為上市公司,中石油哪次分紅有股民的事?這是一件老生常談的、令人難過的事情——

  2007年,中石油A股開盤價48.60元,比當初H股發行價高13倍,甚至比巴菲特嫌沒了賺頭而拋售的價也高出了20%以上。A股股民付出了如此高的代價,換來的卻是股價由最高48元最終跌破10元,股值大幅蒸發。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如果按照中石油2007年末的每股分配1.5元計,投資者要收回成本起碼需要100年。最有貢獻的A股股民,在“分紅上享受相同權利”的名義下,事實上成為中石油資本盛宴的局外人!

  而與此同時,中石油在美國上市融資不過29億美元,上市4年海外分紅卻累計高達119億美元。

  作為國有企業,中石油上交的利潤和稅費與國民有什麼關係?實話實說,中石油過的也不是那麼順風順水,他也有自己的煩惱與尷尬。

  這其中最大的煩惱就是“特別收益金”,這是一個由發改委提出,內容為:開采、銷售國內原油的企業,都要按比例徵收收益金,最後交到財政部。 

  隨著國際油價一路漲高,中石油上繳的特別收益金也連年遞增。2006年中石油上繳石油特別收益金290億元,2007年猛增至445億元。這令中石油叫苦不迭,說白了,中石油每年要給國家交大量的錢。

  然而,這筆錢大概是沒有用之於民。根據國資委的報告,2007年和2008年兩年間,財政部共計收取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即通常所說的國企分紅)共584億元,真正調入公共財政預算用於社會保障等民生的支出,只有10億元。

  再比如,2009年1月~10月,中央本級財政收入31330億元,其中來自中央企業的稅費總額高達9305.2億元,約占到中央本級財政收入的30%。也就是說,中央財政中有高達三成的收入來自於央企的紅利和稅費。如此大一筆中央財政收入,只有通過公開財政預算的明細帳,才能確定有多少用於民生,有多少用於社會保障,而有多少成為政府公款支出的成本。沒有公開的法制化的預算細則,所謂的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就是一筆糊塗帳。

  中石油還是那個中石油中石油沒有變,他依舊不分紅,依舊定期把一筆錢交給國家,依舊決定不了這個國家的油價。如今他只是恰好被計算出股票價值世界第一,又有什麼可對他氣憤的呢?

對中石油們而言,登頂不意味著寂寞

  市值第一,責任第幾?2008年全球最賺錢的銀行是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最賺錢的企業是中國石油,全球最賺錢的電信公司是中國移動。這三家重量級國有企業當年稅後利潤總額超過3000億元,而總共只上繳了200多億利潤,紅利徵繳力度可謂“九牛一毛”。更為關鍵的是,這些為數不多的上繳紅利,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又回流於國企,對石油巨頭的巨額補貼、為東航的大規模注資皆來源於此。

  更好玩的是,2009年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範圍內的央企,實現淨利潤7023.5億元,但按比例提取央企稅後利潤後形成的2010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僅為440億元,上繳比例僅約6%,甚至比個人所得稅還低。

  普通公眾對壟斷企業的要求其實很簡單,但你要讓稅負痛苦指數全球第二的中國人看到希望 。

  結語:如果中石油不是靠股票市值排名榜首,或者是一家非國有企業上榜,民間的質疑與不滿也許就不會這麼強烈……

  (來源:騰訊評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