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梁啟超一家三代的“失敗”與成功

http://www.CRNTT.com   2010-12-13 13:42:44  


梁啓超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梁從誡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訊/11月2日,在位於北京世紀壇醫院的靈堂里,“自然之友”創始人梁從誡的告別儀式簡單而略顯冷清。與外界給予的高度評價相比,梁從誡內心一直有著深深的挫敗感。“我們祖孫三代都是失敗者。”

  梁從誡對自己一家三代的“失敗”似乎是發自內心的,然而縱觀這樣的“失敗”,其實也就是中國人、中國社會曲折前行的歷程。從另一角度看,梁家三代人的“失敗”又與成功相伴而行,至少為未來中國人的成功開拓和創造了部分沃土。

  梁從誡祖父梁啟超的“失敗”是參與戊戌變法的失敗,然後在1898亡命日本。當然,還有人把梁啟超思想的變化歸結到其“失敗”之中,即從號召人們用武力推翻清廷的統治到後來提出開明專制主張(1906年)。然而,梁啟超由激進向溫和的轉變,並沒有改變其一以貫之的思想,即在中國追求民主憲政的目標。梁啟超的這種追求,至少與其他思想者一道,為中國人播下了改革圖強和民主憲政的種子,因而也是未來成功的種子。

  梁從誡之父梁思成的“失敗”,是想要把有眾多文化古跡而且在當時仍保存得十分完整的歷史名城、四朝古都——北京——保留下來。但是,由於與上面的“希望將來從天安門望過去到處都是煙囪”的觀念不一致,梁思成的主張未能實現,並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不過,這樣的失敗其實從另一方面證明了是一種成功。

對人類共同文明遺產的保護

  由於梁思成對美國空軍遠見卓識的建議,美軍沒有轟炸奈良和京都。幾十年後,奈良因其完好地保持有眾多的古代建築,以及占有全日本十分之一的“國寶”級文物,被宣布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梁思成的長遠眼光在其寫給力勸美軍布朗森上校的信中表露無遺:建築是社會的縮影,民族的象徵。但它絕不僅僅是某一個民族的,而是全人類文明結晶具體象形的保留。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法隆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結構建築,一旦炸毀,是永遠無法補救的。就像希臘的巴台儂神廟,現在只剩下一些短柱了,它輝煌壯偉的原樣,現代人誰也無法見到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