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故宮“十重門”背後的權力傲慢

http://www.CRNTT.com   2011-08-21 11:02:49  


 
  時間,在故宮的標準來講,可能是以朝代為單位的,所以它幾年不報,乃至上百本善本書去向不明有近半個世紀,都不算瞞,而只算遲報。或者,故宮的眼光是非凡的,所以碎個盤子、扔幾件佛像、泡一件屏風、丟上百本古籍,都屬於“內部處理”的小事,犯不著上報文化部、通報全社會。

  文化部是否認可了故宮的做法,不得而知。故宮連發“十重門”,文化部幾乎總是“還不了解”“正在了解”,但既少介入調查,也未痛加切責。故宮不肯面對公眾,文化部並不生氣;甚至故宮不肯向文化部報告實情,文化部也並不氣惱。由此,故宮醜聞迭發,院長秘不見人,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直至現在,故宮的一把手出來接受專訪了,表示誠懇道歉了,保證要“公開透明”了,是不是意味著故宮就已經公開了呢?沒有。故宮到底還有多少怪事隱而未發,誰知道呢。院長所回應的,不過是那些已經被人說出來的怪事,沒有人說到的,院長一件也沒有說。院長說“也許還會有新的質疑”,這就是說,如果還有什麼醜聞曝光,大家不要驚訝,但在曝光之前,故宮不會說給大家聽。

  故宮是一個什麼單位,是從事公共事業還是經營文化產業?看起來都是,它既有可觀的財政撥款,又可方便地支取門票收入,還有不被外人知曉的開發和經營。它既像一個文博事業單位,又像一個生財有道的企業,但你既不能在這裡享受國家公益事業的福利,也不能得到市場化企業的良好服務。說到底,故宮尤其像一個獨立性很強的衙門。

  說故宮像一個衙門,不只是因為它有副部級。在中國,哪樣的公立單位沒有行政級別呢?就是民營企業、股份公司,做大了,都會“比照”甚至獎勵出一個級別來的。故宮像一個衙門,主要在於其作派。它的主要領導可以在公眾熱議中拒不出面。它面對每一個“已嚴肅處理過了”的醜聞,都能裝出從沒聽過的樣子,表示“已看到微博爆料,尚需了解”。它總是沒有什麼問題,除非你揭穿它有什麼問題。它總是沒有什麼大問題,哪怕它不得不承認有問題。它善於裝傻和裝精、裝不明白和裝明白、裝馬虎和裝不馬虎它負責表演一切,從無動於衷、高度重視到誠懇道歉。

  實話說,今天,就算衙門都未必會像故宮這樣死豬不怕開水燙。面對沸騰的民意,今天真沒有幾個地方會完全裝聾作啞,故宮卻可以像真的活在皇宮一樣,充耳不聞。這個副部級單位,做起生意來很活絡,建福宮內的請柬都寫“奉天承運”那一套,模擬皇朝尊嚴,但另一方面,輿論熱議時,它又像“敬事房”一樣,仿佛兩耳聽不到世間事了。

  故宮發生如此密集的醜聞,在世界同類機構裡應屬唯一。我不知道還要多少醜聞,還要多大的公眾意見,才能使其領導羞於穩坐其位。證明故宮領導誠懇道歉的合適方式,是自請辭職。有人會說,真要計較,有幾個單位能夠比故宮好一些呢?可能確實如此,然而,我們還應該問:故宮這樣醜聞連連,如果其領導都沒想到辭職,還有誰會自行請辭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