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故宮“十重門”背後的權力傲慢

http://www.CRNTT.com   2011-08-21 11:02:49  


 
表態

向公眾誠懇致歉

  記者:作為公眾文化單位,故宮將如何重新贏得公眾的信任?

  鄭欣淼:最近我院發生的齋宮展品被盜案和瓷器損壞等事件,暴露了平時管理工作的缺陷、漏洞和不到位,對此深感內疚、痛心和自責,希望通過媒體,衷心地、誠懇地向公眾致歉。

  我們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華文明瑰寶故宮的管理機構,對肩負的特殊使命認識不深,研究不透,責任感不夠。正因為故宮在公眾心目中極為崇高、神聖的地位,公眾不能容忍這塊瑰寶受到任何傷害,故宮工作的任何問題始終會處於公眾的高度聚焦中。從這個意義上,故宮無小事,我們必須百倍戒懼,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極其謹慎小心地處理好每一個細節,沒有任何客觀原因能作為原諒自己過失的理由。

  我們過去對此的認識和理解是遠遠不足的,總以為自己專業內的事,向社會說不清楚。平心靜氣回過頭來看網友和媒體的批評,雖然很尖銳、很刺耳、很難受,但確實是逆耳忠言,很多評論直指要害。愛之愈深,責之愈切,社會上的疑慮、批評和建議,都是出自對故宮文化遺產保護的強烈責任感,促使我院不斷發現問題,並認真研究和改進。

  長期以來,我們處於一種相對封閉的工作狀態,對媒體主要是單向的發布工作消息,缺乏與社會及時、充分的互動與溝通。今後在加強信息公開和引進監督方面,我們將建立常態的和媒體與公眾溝通交流機制,及時答覆媒體和公眾的疑問。

反思

公開透明是關鍵

  記者:“十重門”有的與事實有出入,有的尚待查實,如何看待引發的社會反應?

  鄭欣淼:我認為,失竊和瓷盤損壞是重大責任事故,集中反映了我們管理工作的漏洞和失職。公眾因而對故宮的文物管理產生質疑,故宮內部也存在對過去一些文物損傷事件處理結果不滿意的態度,於是接連出現4件關於文物損傷、屏風泡水、古籍丟失等內容的爆料,也許還會有新的質疑。公眾同時也對故宮可能利用公器牟利存在質疑,包括建福宮會所、買賣宋人書札、私分門票款、端門經商等。而錦旗錯別字和宋人書札購買情況記載有誤,則反映了我們工作作風和制度的問題。

  對文物發生問題如何及時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處理、上報、公布,對於涉及的經營活動如何進一步加強監管,特別是保證公開透明,都是我們整改的重要任務。如果不能做到這些,今後還會有更多的問題出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