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故宮“十重門”背後的權力傲慢

http://www.CRNTT.com   2011-08-21 11:02:49  


 
沒有第一時間上報

>>哥窑門

  記者:“哥窑瓷器受損”原因已經查明並公布於眾,如何防止此類事情的再度發生?

  鄭欣淼:這個事件的教訓是,事先文物保護實施方案不夠周密、預判性不足,人員培訓針對性不強不細,致使珍貴文物損壞。事後沒有在第一時間向上級部門報告,我們對此負有不容推卸的責任。

網友爆料大都屬實

>>瞞報門

  記者:那麼,接下來的這些爆料真實性究竟如何?

  鄭欣淼:“龍燦”微博爆料故宮曾經有過4起文物損傷一直沒有披露,我這裡分別說明。

  一是關於“扔廢棄木箱時將10多件佛像一並扔掉,由外單位送回”的情況。2006年6月9日,宮廷部兩名職工在處理北五所壽藥房庫內存放的裝運文物的木箱時,由於漏檢,造成存於木箱最底層苯板下的黑漆描金小石編磬一組16片(未定級)連同箱子一起被集中至院內古建修繕中心。當時在崗的我院修繕中心職工孫會生發現後,對文物進行了妥善保護,並及時通知了有關部門馬上取回。經過徹底核查,確認無其他物品遺漏,16片石編磬也均未出現任何新的傷況。根據《故宮博物院藏品管理規定》,對主要責任人給予了處罰。

  二是關於“2006年前後明代一級品法器人為損壞”的情況。經查,我院祭法器類文物無一級品。擴大調查範圍,2004年5月27日和9月6日,宮廷部兩名職工在整理核對文物時,分別造成清代黃釉蓋登(未定級)的蓋部和綠地粉彩八寶之“魚”(未定級)底座的損傷。這兩起事故均是由於當事人違反文物操作規程導致的。博物院根據有關規定對當事人給予了處罰。

  三是關於“2008年佛堂舊址二級品佛像損壞”的情況,經查,我院多年來未發生過原狀佛堂內文物損傷事故。

  四是關於“任萬平主任的胳肢窩沒夾住那件沉重的歷史,碎了”的情況。2009年,宮廷部搬運一對晚清時期的玻璃花插(未定級),後發現其中1件花插的1根玻璃枝杈斷開。我院研究認定,宮廷部工作沒有違反操作規範,但預案不夠細致,考慮不夠周密,被責成作出檢查說明交院備案。

>>屏風門

屏風未出現新損傷

  記者:紫檀嵌玉掛屏被水泡損壞,又是怎麼回事?

  鄭欣淼:2011年6月15日,宮廷部工作人員將紫檀嵌玉花鳥圖掛屏一件(未定級)送文保科技部綜合工藝科漆器鑲嵌室除塵修復。該器物本身存在傷況。7月25日早晨,工作人員發現,自來水管接口處有一小的裂縫致使掛屏上覆蓋的棉墊被部分散落的水珠打濕,並滲透到掛屏上。相關專家到現場查看了這件文物,一致認為該件掛屏未因遇水而出現新的損傷,同時建議仔細檢查鬆動的嵌件,對因膠粘劑老化出現的嵌件鬆動現象進行加固處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