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民意無法遏制梁林故居的悲劇

http://www.CRNTT.com   2012-01-30 11:57:56  


 
北京梁林故居節後複建 網友質疑維修性拆除

  2012年01月29日16:21 新京報

  ■ “‘梁林故居’被拆 文物部門調查”追蹤

  “梁林故居”違規拆除 節後開工複建

  東城區文化委稱,建設單位華潤集團富恒房地產開發公司“為緊急搶險,將危房落架擬修復”

  據新華社電 27日,有媒體報道稱,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北總布胡同3號四合院(現為24號院)的“梁林故居”已被拆除,記者在實地探訪後發現情況屬實。早在2009年,梁林故居被拆一事就因得到職能部門干預而被叫停,但為何時至今日還是實施了拆除?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保護持續兩年多“梁林故居”終被拆

  2009年,因涉及商業項目,24號院門樓及西廂房被先後拆除。同年7月10日,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叫停了對梁林故居建築物的繼續拆除。2011年1月11日,在東城區人代會(臨時)二次會議上,東城區文化委主任李承剛曾公開表示,梁林故居已被列為文物普查登記項目,在居民騰退完畢後,這個院子將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修繕。

  記者在查詢2011年12月30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時也發現,位於北總布胡同24號院的梁林故居的確在此次普查中被列為新發現文物項目。

  然而1月27日有媒體報道稱,北總布胡同24號院梁林故居已被拆除,但北京市文物局並不知曉。而東城區文化委隨後向北京市文物局遞交的事故調查原因稱,開發單位考慮到故居房屋騰退後,因陳舊、幾經翻建、無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現險情,因此進行了“維修性拆除”。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拆除是由於建設單位為防止房屋在過節期間出現險情,而提前對房屋進行的“落架維修”,是維修前的一種“前期籌備工作”。

  是否為“維修性拆除”要進一步調查

  在解釋梁林故居為“維修性拆除”後,28日,東城區文化委再次回應稱,雖然華潤集團富恒房地產開發公司(建設單位)是為了緊急搶險,才將危房落架擬修復的。但此次拆除未經報批,屬“違規拆除”,東城區文化委將對此事依法進行查處。

  據東城區文化委文物科負責人汪源介紹,北總布胡同24號院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確被列為新登錄項目,但未被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依據文物法規定,雖然文物普查項目保護級別較文物保護單位級別略低,但仍屬於文物建築,即便要遷移和拆除,也必須在征得公布政府(東城區政府)和上一級文物部門(北京市文物局)的批准後才能進行。華潤集團富恒房地產開發公司在未經報批的情況下擅自拆除舊居部分建築屬於違規行為。

  汪源告訴記者,目前東城區文化委已書面通知建設單位,不得繼續拆除現存院落的原有歷史建築,並對落架後的全部傳統建築材料妥善保存,以便修建時使用。同時,加快該院落剩餘住戶的搬遷和中心樓的拆除,為盡快實施舊居的完整複建創造條件。東城區文化委將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在完善實測資料的基礎上,制定複建方案。同時及時委托有修繕資質的企業實施搶修工作。在完成搬遷騰退後,該院落將最大限度地恢復原貌。目前,建設單位已開始清理現場,計劃在春節過後開工,東城區文化委將對修復工程全過程進行監管。

  至於此次梁林故居被“違規拆除”是否可以界定為“維修性拆除”或是“維修前期的籌備”,汪源表示,要等進一步調查之後才能確定。但梁林故居將來肯定是要複建的,建設單位此前也一直在做複建項目的申報。

■ 影響

  網友質疑“維修性拆除”

  梁林故居被拆除的消息在節日期間爆出,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對東城區文化委“維修性拆除”的解釋,不少網友也表示難以理解。名為“走平凡路”的上海網友說,拆與修在我們的字典中是不同意義的。名為“苗”的網友則調侃道,“維修性拆除”是一個新名詞,沒有學過!

  也有網友表示,梁林故居被拆,不是只進行重建就行了。文物部門應該知道“真古董”與“假古董”的區別,把真的給拆了,再怎麼重建也還是假的……梁林故居的真正價值並不在建築上,而在於建築的歷史、人文意義上,這些意義不在於物質載體如何,而在於其真實性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