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立即減稅萬億:當務之急?

http://www.CRNTT.com   2012-02-01 08:19:53  


 
  ■ 提高效率
 
  過去幾年內,中國企業由於容易獲得投資並享受貿易保護,效率每況愈下。快速發展的汽車行業就是最好的例子。
 
  雖然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但這個行業的效率卻很低,主要依賴一些關鍵零部件的進口,然後以高價賣給中國消費者。高價並沒有抑制增長是因為房地產泡沫帶來了大量容易的錢。現在汽車行業增長放緩,需要通過降低價格,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來刺激增長。
 
  提高效率最快的方式就是允許平行進口,亦即個人可以在海外買車。現在這還是不可能的,因為海關不可能給這種進口清關,地方政府也不可能給這類車上牌。在平行進口被批准後,本地汽車價格就會大幅下跌到國際價格加進口稅的水平。這將迫使本土製造商們像其他地方的競爭者一樣提高效率。中國夢想成為汽車出口大國,但是,只要對這一行業實施保護政策,這個夢想就不可能實現。
 
  國際社會很少批評中國的汽車行業政策,因為這給跨國公司帶來了利益。他們用不著培育本土競爭者就能獲得超額利潤。地方政府支持這一體系是因為可以刺激GDP和財政收入。受害的是中國的消費者和經濟效率。實際上,中國汽車行業就像房地產行業一樣,都是向家庭部門收稅的工具。
 
  就固定資產投資的項目選擇和成本而言,政府部門的效率低下可謂根深蒂固。現行體系本應通過發改委的審批程序來限制此類低效行為,但顯然無濟於事。固定資產投資的浪費情況隨處可見。專家評審也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因為專家從政府領取報酬,他們只說政府想聽的觀點。
 
  只有公眾監督能夠提高效率。地方政府應當將其各項支出放到網上讓全體公民監督。
 
  國有企業的浪費行為和財政支出不相上下。資本支出的採購是效率低下的最大源頭。國有企業可以通過銀行貸款為資本支出融資,以此掩蓋這種效率低下。只要資本支出保持增長,國有企業似乎就是健康的;一旦降低了資本支出,問題就會浮現。實際上,如果現在的趨勢繼續維持,國有企業的效率低下可能會引發一場銀行危機。
 
  中國的現行體系表面上似乎有嚴格限制。上市公司必須具備設有獨立董事的董事會和監事會。但實際上這都是表面文章。獨立董事通常都來自關係方。監事也完全不監督。中國的國有企業通常都是由有政府後台的人員進行管理的,因此在經營決策方面常常會受到政治驅動而做出取悅政府官員的決定。
 
  改革國有企業治理,提高經濟效率,是中國的當務之急。在當前環境下,已經沒有空間繼續容忍這種明顯的低效率了。如果無所作為,國有企業就會像1998年一樣再次走入危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