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李步雲:憲政的科學內涵及其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2-04-13 10:11:33  


 
  最近開了幾次憲政社會主義的研討會,很遺憾,因為我工作忙,沒有參加。我認為這是一種進步的積極舉措,憲政社會主義概念究竟能不能推演出科學,能否站住,是否全面,這可以探討,但它把憲政納入社會主義我是贊同的。既然要談整個制度社會主義,當然要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

  我最近在一系列演講中包括在重慶的演講,我大膽提出我自己的歸納,我說社會主義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是一個人人自由、人人平等、人人富裕、人人享有憲政文明的社會。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定義,三條: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公有制為主體,最後實現共同富裕。他說得也對,但我認為還不是太好,因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公有制為主體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就主體來說,如果公有制為主體這種經濟模式達不到比西方那種經濟模式更快的發展生產力,並且國家沒有強大的力量來保障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實現共同富裕,那麼公有制為主體就沒有任何意義。我曾說過公有制不能當飯吃,人活著要吃飯穿衣。因此我大量引證馬克思著作,比如馬克思在《資本論》和其它著作中多次講過我們的理想社會最簡明的一個表述就是要實現人類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恩格斯在世時有一個報社編輯曾問他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們要的社會主義究竟是什麼?恩格斯說,“我願意用《共產黨宣言》的一句話來回答你,我們的理想社會是一個個人自由的一個共同體”。個人自由、人人自由,大家都自由。從馬克思到改革開放前夕,社會主義實踐裡,我們的制度設計有錯誤。政治上、經濟上權力過分集中造成自由太少,平等不足,造成了吃大鍋飯的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在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也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政策歸結為兩個字:鬆綁。擴大地方、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勞動者個體自由度等,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來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們過去害怕提自由,把自由說成自由主義,說自由主義是不好的東西,這種觀念是完全錯的。首先強調是人人自由、平等是《共產黨宣言》的一句話,是共產主義的一個論據,共產主義之所以造反是因為社會太不平等。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處於基本貧困地位,要實現社會平等,所以是共產主義的一個論據。馬克思多次講能夠做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就能共同富裕了,而且要人人享有憲政文明。我的理解這就是民主,在一萬年以後,不管變成什麼樣子,所有老百姓都應當是國家的主人。應當是依照規則、依照法律或者未來的規則來治理國家與社會。不能是個人說了算,公民的各種權利都能得到最徹底的保障,未來社會怎麼變,應當享有每個社會層面的三條文明生活。上面我就把憲政引入社會主義概念說了一下,我的文章和演講公開表明了我的態度。

社會主義更要求實行憲政

  回到我對王一程兩位教授的8點質疑時,我想嚴謹一點,有些得引用他的原文,這篇文章我沒有寫出來,來的時候四點半來接我,我還在寫。而他的這個稿子帶在我身邊有將近一年多,因為我是“天上飛人”,到處跑,飛來飛去。我的箱子裡總有他的這篇文章,但我實在太忙了沒有時間寫,今天我得感謝千帆給我這樣一個機會。上午和下午寫了6點,還沒有寫完。

  我們講憲政,首先要在概念上有一個定位,要說服中央領導人不要怕,用不著怕,而只有高舉憲政旗幟執政黨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民族才能偉大復興。我最近在重慶的領導班子裡講過一次課:中華民族要偉大復興,執政黨地位要鞏固做到12字就可以。做不到就不行:促發展、保民生,這兩條我有信心,未來二、三十年保持GDP7.5%的速度,處於全世界領先地位可以做到。如果按照現在的指導思想繼續搞下去,我們的民生或者基尼系數達到0.3%以下,未來二、三十年也是可以的。第三是反腐敗,這比較麻煩,這一條影響著黨的形象和地位問題,也影響我們國家繁榮和百姓安康的問題。儘管現在領導層已經意識到這涉及到黨生死存亡,但解決這個問題非常之難。第四行憲政。反腐敗最根本的問題是制度問題,如果不搞憲政,腐敗的問題就不能從制度上根本解決,民主法治人權做得不好,腐敗是難以解決的,所以歸根到底要落實到憲政。而這一點我正擔心,因為“憲政”這個詞有些人都害怕,這導致我們舉步維艱。民主法治人權30年來儘管有很大進步,但每進一步都要費很大的功夫。無數學者、無數廣大人民群眾在推動它,當然黨內也有開明的政治家也在推動它一步一步走過來,但我們的路還很長,要達到理想的憲政狀態大概還得30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