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須綢繆經濟增速趨勢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3-03-06 08:49:20  


 
  其二,製造業對金融服務要求低,效率提高更持續。光靠多看多學提高效率還不夠,學到的東西最終還是以實物資本為載體。製造業發展離不開投資,在中國目前的金融體系里離不開銀行。製造業獲得融資比較容易,廠房、機器設備、原材料、出口訂單等能拿到銀行做抵押。

  而服務業靠的是人力資本,靠的是理念,服務業投資的失敗率很高。你要是空著手跟銀行說想借1億元開家醫院,銀行很難同意這種融資要求,也不能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

  ■ 服務業匹配

  製造業還能繼續充當中國生產率進步的引擎嗎?能,但這個引擎的力量在減弱。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製造業生產率還達不到發達國家水平的一半,中國製造業生產率提高還在繼續,潛力也很大,出口部門的表現是一個例證。中國在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當中的增加值比率也在不斷提高,這些都是技術進步的表現,說明製造業還在進步。

  但隨著製造業生產率水平的不斷提高,進一步提升的難度也越來越大。30年前,簡單的模仿就能實現製造業生產率的極大改善。現在,依靠模仿的進步空間越來越小,生產率的進一步改善對企業家精神、人力資本以及金融服務等軟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軟基礎設施需要更長時間的打磨,並制約著生產率的進一步提升,生產率進步的速度會因此放緩。

  製造業生產率增速減緩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與此相對應的,其他各行業曾面臨的有利相對價格變化和生產率提高也會減速。企業不看好投資前景,銀行壞賬會增加,中國經濟面臨著增速下降的趨勢。這對於人均GDP只有5000美元的中國來說,是不是來得太早了?

  中國經濟增速的趨勢減緩,其中既有給定禀賦條件下的市場力量使然,人均1000美元水平的GDP增長潛力與人均5000美元水平的增長潛力注定不同;也有眾多政策扭曲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中國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技術進步與制度進步的不匹配。通過進一步完善制度和政策,中國仍有望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發展服務業很重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儘管服務業生產率提高速度慢,但起點低,進步空間大。中國的醫院、學校、金融、通信、交通等服務業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現象普遍,只要理順激勵機制,生產率進步的空間巨大。

  其二,提高服務業生產率對製造業的生產率進步很重要。越是高端的製造業,對人力資本、金融服務的要求就越高,沒有服務業支撐,高端製造業別想出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