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改革推動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3-03-28 08:36:18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訊/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年會上,國內外經濟學家關於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路線圖的討論格外引人關注。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表示,從黨的十八大到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到今年兩會,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越來越清晰,接下來關鍵是制定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而中國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的核心是建設規則基礎上的市場。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財經評論人周子勛文章稱,以改革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在政府和學界已經達成共識。可以看到,新一屆政府深化改革的決心明顯,從李克強總理記者招待會上“忠誠於憲法、忠實於人民”的承諾,到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確定“改革時間表”,再到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給出“工作路線圖”;從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的最大“紅利”到“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再到政府職能轉變絕不能“換湯不換藥”。所有這些,都充分顯示出新一屆政府以高效務實抓開局,昭示勇於任事的改革決心。

  文章分析,具體到新一屆政府主要財經官員的任命上,無不透露出改革的氣息。新一屆中國政府財經團隊的這些代表性人物都有一個特點:學歷層次較高、履職經驗豐富,具有改革精神和開放特質,富有國際視野,善於和國際同行進行交流和溝通。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他們之間的公共點,那就是他們基本上被認為是傾向市場的經濟改革者。

  具體來說,四個部委的新任“掌門”有兩位博士、兩位碩士,都被認為是各自領域的行家裡手。他們中年紀最大的是65歲的央行行長周小川,2002年以來,周小川領導下的央行推動了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利率市場化等重大改革進程;長期任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的樓繼偉成為第十一任財政部長,是一次回歸——他曾在財政部任職長達九年之久,曾參與設計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也是當時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牽頭人;此前擔任國土資源部部長的徐紹史,具有多年土地和礦產資源開發管理經驗,此次執掌國家發改委,他將肩負起統籌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任;而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升任部長乃順理成章,這位有著豐富海外經歷的商貿專家,自2003年起擔任商務部副部長已近十年。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馬凱1993年到1995年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樓繼偉1992年到1995年任國家體改委司長,周小川1986年到1991年任國家體改委委員。這些細微之處,或許意味著中國將準備啟動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積極的經濟改革措施。有跡可循的是,李克強就任總理後的首個新聞發布會上,曾不下20次提及“改革”一詞,而且決心要打破既得利益,以確保經濟轉型和保持長期穩定增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