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調控治當前更要贏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3-09-05 08:50:20  


 
  政策宜穩不要來回擺

  文章稱,面對當前經濟運行的平穩狀態,專家指出,宏觀調控政策要把握好中道,不能輕易搖擺。針對經濟走勢的不同情況,要形成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把調結構、促改革與穩增長、保就業或控通脹、防風險的政策有機結合起來。

  李克強強調,把握好合理區間和政策框架,必須增強宏觀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和針對性。

  海通證券分析認為,總理的“合理區間論”,意味著當前政府出台總量刺激政策的概率很小,但新一屆政府會未雨綢繆,提前研究萬一出現經濟失速後的應對措施。

  “從實際操作看,“區間”、“上限”和“下限”所強調的更是一種“穩中有為”的政策取向,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說,如果突破底線,中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理;沒有突破底線,就要抓緊調結構、促改革。在這種判斷的背後,是一種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經濟邏輯。

  有專家指出,宏觀政策要穩,但微觀政策要活。“微觀政策要放活,回答了通過什麼方式阻止經濟增長下滑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理論室副主任汪紅駒表示,其本質是調整政府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權力,政府該管的領域需要加強投入,不該管的領域需要留給市場。

  靠轉型升級增發展後勁

  文章認為,當前經濟平穩運行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創造了有利時機。

  “從最近兩月PMI指數走勢來看,經濟活動鏈條上各環節已出現積極變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指出,但也要防止在經濟企穩回升過程中,上游產品價格強勁反彈,加重企業成本壓力。同時,要充分把握住當前經濟增長趨穩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進程。

  專家認為,既然當前經濟運行區間沒有越過“下限”,為了將來經濟能夠長期走穩,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還是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中國經濟轉型已行至一個重要關口,如果不改革、不調整,將犧牲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增長潛力和國際競爭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稱。

  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必須更加注重依靠轉型升級。他指出,當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內,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結構為著力點,釋放改革紅利,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和自我調節的作用,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後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