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限”已成宏觀調控分界線

http://www.CRNTT.com   2013-07-12 08:21:46  


  中評社北京7月12日訊/經濟處於相對困難的條件下,宏觀調控政策如何制定和、如何運用,就成了十分關鍵的環節。反之,宏觀調控政策到底應當如何制定、如何運用,又必須看經濟形勢和經濟運行狀態的變化。

  中國網刊登時評人譚浩俊文章表示,李克強總理近日在在廣西調研並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時的講話,為宏觀調控政策如何制定和運用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也提出了要求。他強調,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

  一個上限、一個下限,無疑成為了宏觀調控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不僅是當前宏觀調控政策制定和運用必須遵循和把握好的一條原則,而且是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當前需要和長遠需要、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必須遵循和把握好的一條方針。

  文章稱,當前的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巨大挑戰,面臨著重重困難。但是,中國經濟並沒有外界所想象的那麼悲觀、那麼絕望。中國經濟從總體上講,仍處於相對平穩的範圍,各項經濟指標也處於相對合理的區間,沒有出現嚴重惡化的現象。因此,宏觀調控政策也不需要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

  同時必須看到,由於內外經濟形勢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外部經濟形勢,到底會向哪個方向變化,對中國經濟到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目前還很難有明確的定論。也正因為這樣,宏觀調控政策就不可能一成不變、一勞永逸,而必須依據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作出合理的調整與優化。

  文章分析,也正因為這樣,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上限”和“下限”,就成為當前宏觀調控政策取向的最基本原則。如果經濟增長率、就業率等突破了年初下達的指標“下限”,尤其是經濟增長率,如果突破了7.5%的“下限”以後,還有可能突破7%保底指標。那麼,宏觀調控政策就必須作出較大調控,向著相對寬鬆方向轉移,對經濟實施必要的刺激手段。哪怕刺激手段的效果不佳,也必須實施。否則,經濟發展的信心會受到嚴重影響。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