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龔鵬程:儒學在現代生活中的“用”

http://www.CRNTT.com   2014-07-09 14:54:48  


 
  那麼各位要知道啊,有很多人,譬如我們近代像梁啟超,梁啟超他在講先秦諸子學或者講儒家的時候,他就認為儒家的學說基本上是一套政治哲學,是一套政治的學問,換句話說,他就從實用的角度去看。當代新儒家呢,它又會把孔子定位為道德的理想主義者,所以他們會比較更傾向於從理想性這一面來講儒家。

  那麼在傳統上,孔子、孟子遭遇到的批評,後來宋明理學遭遇到批評,也是屬於這一類的。宋明理學當時,清朝初年不是有很多人批評宋明理學說,這些宋明理學家講這個天道性命啊,講這些東西,事實上“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你對現實社會的這個衰亂,國家的危機危難,你沒有辦法拯救,提不出一個具體辦法,無非把道德性提高了,那麼最後呢殉國,最多只能如此,保護一種氣節。所以清朝初年很多學者,因為批評宋明理學的不具實用性,所以他們強調他們的學問是“實學”,是有實際社會功能的這種實學,後來包括最典型就像顔習齋這類人。那麼後來還有乾嘉以後的所謂“樸學”。“樸學”呢,“樸”就是質樸的意思,它是比較實際的學問,他認為這個講天道性命啊非常華而不實,講這些東西沒有用。那麼這種實學,在近代,如果各位熟悉我們大陸上的學術界,在儒學圈子裡面,各位也發現儒學圈子裡面事實上也有人成立一個實學的學會,就提倡實學,認為明朝中期以來因為反對宋明理學這種華而不實,講天道性命講得很高,但是不能落實在社會上,所以呢出現了一股思潮,這個思潮呢,主張它是實學的,主張這樣的一套講法。有一個這樣的實學的思潮,這個實學思潮就是來對治儒家的這種不具有實用性,這樣。

  換句話說,那儒家到底是實用主義還是理想主義,本來就爭論極大。那麼我們現在怎麼看這個問題呢?儒家呢,它的實用性格,它有實用性的,剛剛講通經致用,或者說強調百姓日用而不自知,這套學問哪可以落實在老百姓日常生活裡面去,這是傳統儒家不斷這樣在講的嘛。但是儒家的實用性啊,如果跟墨家相比的話,那又遠遠不如墨家,墨家恐怕是中國最強調實用性的,這個實用主義性格的,這樣的一種思想。墨家會反對儒家的講禮樂,為什麼反對儒家講禮樂呢?它認為,墨子不是寫《非樂》嘛,認為儒家講了這套禮樂文化,這些東西都是不實在的。舉例來講,譬如我們要這張桌子,我們要求買一張桌子,重點是這個桌子它要能裝東西,負載物品,達成一個桌子的功能。那麼這個桌子最重要的,我們要求這個桌子是它的材質,材質啊實不實用,而不是這個桌子的造型、色彩、雕刻。所以他覺得,他那個“非樂”的“樂”是泛指所有這些禮樂文采、文飾啊,如果用儒家的術語來講的話,他就叫做“質而不文”,就是他只要“質”,質樸、實用這一部分,他不要那個“文”。儒家恰好不是的,儒家是強調“文”的,對不對?儒家叫“文質彬彬”嘛,他既要質也要文,他是兩者都要的。所以從實用的角度來講,儒家不像墨子那麼樣地實用,那麼樣極端。

  純粹講理想性的話,儒家又不如道家,道家恐怕更具有理想性格。荀子曾經批評莊子,說莊子講得很高明啊,莊子很好,但是呢莊子叫做“蔽於天”,他說“蔽於天而不知人”。莊子的關注點在於天,在於超越性,就是我們要超越這個時代,所以莊子一講就講“逍遙游”,這個大鵬鳥起飛起來了,往下看,你這些在地面上的小麻雀跳來跳去,我跟你境界是不一樣,他從人界到了天界。所以他來看我們這個人世上的紛爭、意見上的是非,他也覺得應該“齊物論”哪,對不對?所以莊子呢,他更具有現實上的超離感。那麼老子也是如此,要不講上古,上古的純樸的世界,要不就講什麼小國寡民,對不對,那麼這種對於當前的時代基本上是批判性的、帶否定性的。並不是說我要,他當然也要治理這個時代,但這個治理時代是要回歸一個更理想的一個時代裡面去。

  相較於這兩家,如果我們在光譜上來看的話,就這兩家它如果把它看成是左右兩端的話,那麼儒家呢就應該叫“叩其兩端而得其中”啊,儒家相較來講叫做綜攝兩端、中和為用,就是他有理想性,但是他有他的實踐性格。所以儒家呢,他會不斷強調他的學問不是空談,是具有實踐性的。那這個實踐性是儒家這個學問中它非常重要的特點,它不是只是一套學說,他希望能夠落實下來,這是對儒家的性格的一個基本的一個認定。

  我們近代對儒學的這種用世,我們還有兩種批評。我們當然也承認儒家的踐履性格啊,就是實踐性,能夠作用於當代,我們如果承認這一點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發現,我們針對這一點,當代還有兩種對於儒家的批評。

  第一種是說什麼呢?說儒家是希望對現實世界能夠產生影響,產生作用,但是儒家在中國歷史上,他最大的影響跟作用在哪裡?在政治層面,在政治領域。而且近代人都認為,中國傳統上這個封建專制、君主專制這麼長,而且時間這麼長,看起來這麼鞏固,都是因為儒家作為它的幫凶,或者作為君主專制的它的工具,作為這樣的工具的這個地位,造成使得它這樣這個君主專制能夠延續時間這麼長。這是一種主要的批評,近代這種批評我相信各位也非常熟悉,很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