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5年將迎來GDP新常態

http://www.CRNTT.com   2014-12-12 09:17:55  


  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訊/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風向標,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歷來都是輿論關注焦點。不少觀點預判,9日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下調2015年GDP增速目標,將經濟增長目標由7.5%左右下調至7%左右。

  中國網刊登時評人王振峰文章表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是一個國家經濟運行態勢的最主要指針之一,但很難全面地詮釋整體經濟形勢的實際狀態。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7.4%,其中第三季增速是7.3%,為5年半以來的新低。總的來看,2014年中國GDP增速放緩的形態基本確立,全年GDP增長或遜於7.5%。從各種數據來看,中國經濟總體上還是面臨著較大下行壓力,其增速走低也是由一系列客觀因素決定的,因此我們必須“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更為迫切任務是要找到新增長動力,而不是煞費周章刻意追求GDP高低。不充分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分清增長質量的優劣,經濟成長不能讓廣大民眾得實惠,再高的GDP數據也沒有多大意義!

  文章稱,我們知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方面是總結今年,另一方面是對明年經濟工作的定調,但通常不會給出一個GDP增速的具體目標數據。要揭開新一年增長目標的設底,還有待2015年兩會期間最後公布。假如中央要主動調整明年GDP增速目標,也不必大驚小怪;我們更應關注的是,會議對明年各項經濟工作的部署,將有什麼推進經濟可持續穩定發展的最可靠力量,讓GDP走向從“量變”轉到“質變”的“GDP新常態”。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上定調至少說明明年GDP增速目標不會定得過高,也不會太低,處於一個“合理區間”。另外,在全球經濟環境複雜多變且不確定的情況下,強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意在爭取給結構性改革和調結構出讓一個經濟成長緩衝空間並保留餘地。

  文章認為,GDP從“量變”轉到“質變”,就必須通過改革重拾新的經濟增長驅動力。經濟增速下行,依賴短期宏觀調控政策只能緩一時之急,難除長久之痛。我們要通過持續深化改革來激發中國經濟系統的活力與創造力,要積極推進土地、金融等要素市朝改革;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下,要加速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創新,要通過減稅、減負給企業鬆綁,通過金融改革來推動大眾創業、創新與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我們還有繼續推廣自貿區改革紅利,推動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職能轉變,最大限度地優化全社會的營商環境。此外,我們還應做好央企薪酬改革,繼續推進收入分配改革、醫療保險改革。我們還要打造法治社會,高壓持續反腐,為經濟發展和市朝改革創造更好的法治環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