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佐軍:實現向新常態的平穩過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1 10:21:48  


 
  第二,推進七大經濟轉型。一是生產要素投入結構的轉型,即由原來主要依靠勞動力、資金、資源能源等一般性生產要素拉動經濟增長,向今後主要依靠技術、人才、信息這些高級要素拉動經濟增長轉型。二是排放結構的轉型,即增加氧氣、水蒸氣等好的排放,減少廢水、廢氣、廢渣、二氧化碳等不好的排放,途徑是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三是產業結構的轉型,包括推進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或高級化、產業高端化、產業特色化、產業集群化、產業品牌化、產業綠色低碳化、產業融合化、產業國際化、產業信息化等九個方面。四是區域結構的轉型,包括推進新型城鎮化、推進城鄉一體化或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東中西部協調發展三個方面。五是經濟增長動力結構的轉型,涉及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由原來主要依靠“三架馬車”來拉動經濟增長,向主要依靠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三大發動機”來拉動經濟增長轉型;另一個層面是需求結構內部的轉型,包括由原來主要依靠外需向主要依靠內需拉動經濟增長轉型,由原來主要依靠投資向主要依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轉型,由原來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向主要依靠社會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轉型。六是財富分配結構的轉型,包括由原來主要強調國富向主要強調民富轉型,由原來主要是少部分壟斷行業致富向更多行業共同致富轉型,由原來少部分人富裕向更多人共同富裕轉型。七是發展目標結構的轉型,包括由原來主要追求大國向主要追求強國轉型(強國包括科技、文化、教育、軍事、外交等的強大,而不僅是GDP的數量多),由原來主要追求物質財富的增長,向主要追求無形財富和有形財富的共同增長轉型,由原來主要追求經濟總量的增加,向主要追求經濟效益和質量的提高轉型。

  第三,推進全面創新。全面創新包括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含服務創新)、模式創新等內容。觀念創新主要解決思想的建設問題,培育全民的創新意識。技術創新必須落實到產品和工藝創新層面,而不是製造很多華而不實的“科研成果”。管理創新包括管理手段的創新、管理內容的創新和管理服務的創新等。模式創新主要指發展模式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總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通過創新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培育新的增長點。

  長期對策主要是改革、轉型、創新三個方面,它們對應著前述經濟增長動力的“三大發動機”,也對應著人本發展理論的三個方面:“制度引導人”、“資源裝備人”、“分工安置人”。只有採取這些長期對策,同時結合短期對策,才能順利實現經濟向新常態平穩過渡,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