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常態下的新思路與新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4-12-30 09:35:41  


 
  2014年政策評價及2015年形勢展望

  文章指出, 2014年,黨中央、國務院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審時度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相關改革,對短期穩定增長、促進結構調整和改善民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我們始終保持定力、沉著應對、兼顧短期穩定和長遠發展,使得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平穩有序,各項事業欣欣向榮。

  短期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政策始終保持定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短期宏觀調控政策,始終堅持定向和適度的原則,不用“大水漫灌”,保持宏觀經濟始終處於合理區間。2014年運用定向降准、不對稱降息、公開市場操作創新、再貸款等工具,既服務總量調控,又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

  財稅、金融、簡政放權、民生等領域中長期改革措施穩妥推進。其中,財稅領域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目標是建立統一完整、法治規範、公開透明、運行高效,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可持續的現代財政制度。金融領域,堅持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各項制度、建立健全銀行風險防範體系等方向,在資本賬戶開放、人民幣國際化、滬港通制度實施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民生領域改革方面,戶籍制度、新型城鎮化、醫療衛生和教育制度改革積極推進。

  面對即將到來的2015年,我們可能迎來更為艱巨的挑戰:一是世界經濟中的風險性不確定性因素仍較多,部分經濟體受到油價低迷或國內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經濟還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二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短期難以出現強勁回升;三是環保壓力造成經濟增長硬約束;四是中國潛在增速穩步下降,勞動力、土地、資本等供給因素進一步趨緊,對經濟增長的約束不斷加強。

  未來,唯有進一步推進改革,釋放制度紅利,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才能在新常態時期實現穩增長和調結構,做到穩中求進。我們對明年經濟增長和改革方面的進展充滿信心:

  2014年的改革和政策效應逐漸釋放。為應對2014年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國出台了一系列定向調控政策措施,包括定向降准、結構性減稅、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建設、穩定外貿、擴大信息體育消費,以及在近期實施的不對稱降息和基礎設施領域推出一批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項目等。這些政策紅利的充分顯現需要一定時間,政策效應將在明年穩步釋放,幫助經濟穩定增長。

  新興業態方面的發展更為繁榮。隨著行政審批的簡化,以及一系列鼓勵創新和創業政策發揮作用,2015年中國將在信息消費、養老消費、文化休閑消費等方面取得更大發展。這部分消費和服務的發展,將抵禦投資增速下滑對經濟的影響,既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又優化了經濟結構。

  重大基礎設施領域建設依然成為重點。中西部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依然落後,城市管網和信息通訊設施仍需改善,水利設施和農村地區基礎設施還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同時,“一帶一路”等對外戰略將帶來新增投資需求。這部分投資需求是健康有效的需求,將為明年經濟增長做出重要貢獻。

  國企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深化和金融體制改革等將在明年穩步進入實施階段。這將為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回首2014年,我們在“三期”叠加的嚴峻形勢下保持定力沉著應對,推出了一些審慎的宏觀調控政策,並實現了各項改革事業的穩步推進;想未來,新常態下,我們應當在繼續保持宏觀經濟形勢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積極推進各項改革,依靠改革進一步釋放中國的制度紅利,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