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神劇背後的時代焦慮:用自嘲覆蓋生活壓抑

http://www.CRNTT.com   2015-01-07 14:14:07  


 
  通過評論影響自制劇走向的觀眾越來越重要。每集播出後,網站後台都會采集大量數據,觀眾的男女比例、年齡層分布、地域分布、學歷分布,一目了然。峽客說,大數據是做自制視頻時都會參考的部分,當下中國的視頻網站後台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統計數據是“平均觀看時長”,除了點擊播放次數以外,它是衡量一個劇是否真的受歡迎、觀眾粘性有多大的重要依據。就《屌絲男士》而言,“每集十分鐘,基本上平均觀看時長能達8分鐘。”

  《萬萬沒想到》播出以後,萬合天宜與愛奇藝聯合出品了《高科技少女喵》,採用美劇邊拍邊播的形式。愛奇藝自制劇總監戴瑩說,每集播完後都和製作團隊商討下一集的走向,10分鐘的視頻中,哪一段被反覆觀看,哪一段直接拖拽,在後台上都能及時看到。從點擊量上看,《廢柴兄弟》則是愛奇藝今年最重要的一部劇。開拍前做市場調研時,她發現,互聯網上的自制劇有80%是喜劇,這讓他們堅定了做喜劇的想法。從演員到內容,觀眾的喜好都可以通過大數據“刨”出來,在這裡,兩位男主角的友情火花和自嘲式幽默,成了整個戲里最受歡迎的橋段。

  共性越大,審美水準越低

  2003年,音樂製作人盧中強在網上偶然聽到《老鼠愛大米》的小樣,初聽時“又糙又爛”,好在唱得挺順,直覺告訴他這首歌會火。推過蘇陽、萬曉利等民謠歌手,為了能讓音樂通過視頻更廣地傳播,盧中強走過了從flash、微電影到網絡自制劇盛行的年代,在每個節點都玩票似地參與過一回。

  “《萬萬沒想到》這個產品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視頻網站的渠道是不會看好它的。它帶來觀影習慣的改變。後來為什麼一擁而上都要去模仿它?其實是挺偉大的一個產品,它不能算是‘廣場舞系列’。”盧中強認為,中國的創作自由度的問題造成了互聯網最大的一個特點是,讓大家在欣賞音樂、看電影,還是別的審美方面,大腦“溝回”是變淺的。

  “我覺得就是‘腦殘’的一種客氣說法吧。共性越大的產品審美水準越低,怎麼說呢?如果我們把文化類產品看做一個金字塔,現在是只有一個塔基的時代。”

  在張閎看來,以網絡自制劇代表的草根文化的流行,是時代往前推的必然。段子手什麼年代都有,如今,多媒體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表達的出口。

  自我解嘲同時也是一種壓力下的自我釋放和治療,張閎說。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時代症候。“我們這個時代,是巨大變化、動蕩的一個時期,人們無法把握未來命運,自我解嘲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有效的辦法。你可以說創作者成功,但也可以說,下班以後靠搞笑的網絡劇來排解內在焦慮,並不是個很理想的狀態。”

  北上廣年輕人的非理想狀態被廣泛而快速地複制,經過大規模病毒傳播,本身就是值得憂慮的事情。正如自制劇製作人自身都會反思劇本是否會“拉低智商”,我們更應該回顧波茲曼在他的名著《娛樂至死》里的思考:電視鼓勵怎樣的智力傾向?每種技術都有自己的內在傾向?

  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會》一書中憂心忡忡地發現電視節目製作人故意製造笨蛋是否會降低日本的平均智商:“在一些智力節目中,演員們如果總是一本正經地給出正確答案,是不會吊起觀眾的胃口的,也不會有什麼收視率,所以就採取了故意將答案弄錯這種本末倒置的方法來提高收視率。”  北上廣深龐大的高智商蟻族在疲憊的心境下點擊出來的數字奇觀,證明自黑是有效的溝通方式。陳凱歌與王思聰自稱屌絲同樣耐人尋味。他們當然不是在自黑,他們無非是在大數量人群中強行霸占並推銷認同感。

  這些自我撫慰、尋求同道、強行推銷,都有其自身合理的成分,但,合理的就是好的存在嗎?

   原標題:透視神劇背後的時代焦慮:用自嘲覆蓋生活壓抑

   來源:南都周刊第833期  記者_張瑩琦 北京報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