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衣冠總是南渡 誰解個中風情

http://www.CRNTT.com   2010-02-20 10:11:51  


 
  新加坡華人和港澳台華人都很幸運,沒有經歷過中國大陸的種種風風雨雨,也沒有太多機會去深刻體味這些運動對整個社會和文化帶來的種種難以愈合的創傷,所以難免會被現在的GDP等表象所迷惑,以為“榴梿殼”(編按:濱海藝術中心)修起來,新加坡人可以坐在裡面聽歌劇,那麼北京的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後,大多數中國人定然可以在裡面坐著聽宋祖英的女高音,屁股下的座位價值平均下來近10萬新元;以為上海有了平均時速300公里的MRT,春運期間中國的農民工就不會像沙丁魚一樣回家了;以為拍了部《孔子》,社會就能實現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了。新加坡華人或許時時刻刻都在面臨自己的文化歸屬東方還是西方的抉擇問題,但不管怎麼都不應該妄自菲薄,而應該底氣十足地為自己的文化基因和底蘊而感到驕傲。衣冠總是南渡,可誰又解個中風情呢?

  注釋:五胡亂華之後,晉元帝渡江,建都建業(今江蘇南京),中原士族相隨南逃,史稱“衣冠南渡”,意味著中原文明的南遷。

(作者來自中國,現於南大修讀大眾傳媒碩士課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