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蔣經國眼中的共產黨

http://www.CRNTT.com   2011-05-26 14:45:10  


 
  與父親決裂,加入共產黨,娶了蘇聯妻子

  “尼古拉同志”的紅色歲月

  賈維(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蔣經國是蔣介石的長子,但很多人不明白,這位國民黨的“太子爺”為什麼會在15歲時只身去蘇聯接受共產主義教育,甚至加入了蘇聯共產黨。從1925年到1937年,蔣經國從未離開過蘇聯。12年的“紅色歲月”,蔣經國是怎樣度過的?又受到了怎樣的影響?

  從愛哭小兒到進步青年

  蔣經國是蔣介石的第一任妻子毛福梅所生,乳名建豐,號經國。他出生時,蔣介石正在日本,母親和祖母把他撫養長大。據他幼年的家庭教師回憶:“惟因她婆媳(蔣介石母親和毛福梅)過分疼愛,戲玩不讓遠離膝前,致使小時的經國不免嬌怯易哭。”

  1925年,蔣經國進入上海浦東中學就讀,開始關心政治和國家大事。5月,“五卅慘案”爆發,蔣經國激於愛國義憤,積極參加示威遊行,發起抵制洋貨運動。學校當局以“思想危險、行為越軌”為由,將蔣經國開除。那年夏天,他赴廣東探望時任黃埔軍校校長的父親,在校園遇見許多蘇聯學生,感到“只有俄國人才是中國的真正朋友”,對世界革命中心蘇聯愈加向往。

  為了準備出國留學,蔣經國前往北京學習。在此期間,他認識了北方中共領導人李大釗,對其十分欽佩,這是他生平結識的第一位共產黨人。李大釗介紹蔣經國認識了許多蘇聯友人。蔣經國後來回憶說:“(北京)洋溢著國共友誼的氣氛。我本人亦惑於這種心理環境,徹底改變了我原來(赴法留學)的計劃。”

  蔣經國提出去蘇聯留學的要求時,蔣介石剛從蘇聯考察歸來,對那裡的印象並不好,沒有同意蔣經國的請求。但在蘇共代表鮑羅廷的竭力推薦和國民黨元老吳稚輝的勸說下,蔣介石終於答應了。

  1925年10月,蔣經國告別上海,乘海輪啟程前往蘇聯。離滬前,他正式加入了國民黨。在船上,他認真閱讀了布哈林的《共產主義ABC》,這是他所讀的第一部有關共產主義的書籍。此時的蔣經國並沒有料到,他這次赴蘇,竟然一去就是12年。

  “打倒反革命蔣介石”

  一個月後,蔣經國抵達莫斯科。同來的還有邵力子的兒子邵志剛、馮玉祥的兒子馮洪國和女兒馮弗能、於右任的女兒於秀芝、後來成為鄧小平第一任夫人的張錫媛、原名陳紹禹的王明等。在同學中,蔣經國年紀最小。他性格開朗,活潑頑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喜愛。在莫斯科,蔣經國有了一個俄國名字:尼古拉.維拉迪米洛維奇.伊利扎洛夫。

  雖然是國民黨員,蔣經國對共產黨員的印象卻比對國民黨員好得多,他曾回憶說:“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有部分國民黨黨員學生,因為行為不端,頗惹人反感。一般人有時覺得共產黨員行為比較檢點,作為也較有出息。”他對當時中共駐莫斯科大學支部的評價頗高,稱“它的黨員組織嚴密,並受到嚴格監督,而且永遠遵照中央集權領導的指示行事。他們生活簡樸,紀律嚴明。因此,我有一陣子對他們的活動產生了興趣”。可能正因如此,到莫斯科不久,蔣經國就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他的團小組長是鄧小平(當時名叫鄧希賢)。

  蔣經國曾擔任學校墻報《紅墻》的編委,自己也經常寫稿,曾在文章中鼓吹“在中國建立起蘇維埃政權”。但在關於中國革命領導權的問題上,蔣經國與中共的觀點有所不同。他相信,國民黨是國民革命的領導者,將在父親的領導下統一中國,完成國民革命的任務,中共只能充當配角。

  1927年,從上海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血腥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宣布實行“清黨”,開始“反蘇反共”。

  作為蔣介石之子,蔣經國一下成為了矛盾的焦點。他必須立即表明自己的態度,與父親劃清界限,不能有絲毫猶豫。在中山大學舉行的聲討蔣介石罪行的大會上,蔣經國跳到主席台上,激動地用俄語振臂高呼:“打倒反革命蔣介石!”同學們激動萬分,把他舉起來,拋到半空中,高喊:“烏拉!烏拉!(俄語,為歡呼之意)”

  次日,蔣經國又在蘇聯《消息報》上發表公開聲明:“蔣介石已經結束了他的革命生涯。作為一個革命者,他死了!他已走向反革命,並且是中國工人大眾的敵人。蔣介石曾經是我的父親和革命的朋友,他已走向反革命陣營,現在他已經是我的敵人了!”蔣經國的表現讓他在蘇聯一下子成了萬人矚目、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許多蘇聯人一見到中國學生就打聽:“哪一個是蔣介石的兒子?”“蔣介石的兒子在哪裡?”以一睹蔣經國的容顔舉止為榮。

  但據蔣經國後來說,他當時對國共分裂原因的真實看法,與上述公開表態大相徑庭。據說“四一二”政變發生後,他曾得出結論:“中國在1927年政局動蕩,主要原因是中共領導無方,政策不智亦不周全。”

  事後,中共領導人周恩來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會議期間,曾會見蔣經國。他告訴蔣經國,批判蔣介石固然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但仍不應忘記隨時給其父寫信,以保持聯繫。蔣經國接受了他的勸告。可以看出,在蔣氏父子關係問題上,周恩來目光更為遠大,他看到了將來情況發生變化的可能性,所以希望維繫蔣氏父子的關係。後來發生的事證明了周恩來的遠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