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蔣經國眼中的共產黨

http://www.CRNTT.com   2011-05-26 14:45:10  


 
  數次請求回國未獲批准

  1927年4月,蔣經國畢業,要求返回祖國。當時中共代表團擔心蔣經國回國後會成為其父反共的得力助手,堅決主張讓他留在蘇聯。蔣經國在失望之餘申請加入紅軍,獲准進入駐莫斯科的紅軍第一師,成為一名普通士兵。經過一年的訓練,他成為最優秀的五名學員之一,被保送到列寧格勒的紅軍托瑪契夫中央軍事及政治學校深造。這所學校在蘇聯軍隊中的地位,相當於美國的西點軍校。

  在校期間,蔣經國加入了蘇共,成為一名候補黨員。軍校對他的評價很高,稱其是“全校最優秀的學生”。1930年5月,蔣經國從軍校畢業,再次提出回國,仍然未獲批准。他繼而申請擔任紅軍軍官,以求在軍界發展,但斯大林還是未予同意。

  1930年10月,蔣經國被派到莫斯科狄那莫電廠當見習生,生活比較艱苦。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斯大林在莫斯科秘密召見了蔣經國,與之討論了遠東形勢與中蘇關係,這是斯大林第一次接見蔣經國。

  在電廠期間,蔣經國努力工作,獲得了各方好評,並被推薦為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但這一建議遭到了中共駐蘇聯代表王明的反對,蔣經國一怒之下,與王明發生了正面衝突,共產國際因此要求將他流放到西伯利亞。1933年,蔣經國被派到西伯利亞的阿爾泰金礦工作,在冰天雪地裡度過了饑寒交迫的9個月。這是蔣經國在蘇聯生活時期最艱難的歲月,帶有某種勞動改造的性質。這既與王明等人的迫害有關,也和當時中蘇關係、國共關係惡化的形勢分不開。

  1933年10月,蔣經國進入烏拉重型機械廠當技師,一年後升為廠長助理,兼任當地《重工業日報》的主編,並被接納為蘇共正式黨員。此後幾年他一直在該廠工作,並認識了蘇聯姑娘芬娜(即蔣方良),很快結婚生子。

  1935年1月,中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正在進行艱苦的長征。蔣經國再次被召到莫斯科與斯大林共進晚餐。當時斯大林關心的問題是:國民黨在剿共勝利之後,其對內對外政策將出現何種變化?蘇聯應採取何種對策?

  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扣押了蔣介石,迫使其與中共談判。中共代表周恩來在會見蔣介石時,說到蔣經國在蘇聯頗受優待,蔣介石微露思子之意,周恩來便滿口答應將幫助他們父子團聚。此時,蔣經國本人也多次寫信給斯大林和蘇聯政府,堅決要求回國。1937年3月,蔣經國帶著妻兒離開他待了12年的蘇聯。

  接受三民主義再教育,加入“三青團”

  追隨父親,由“紅”變“白”

  胡石青(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1937年2月,斯大林召見即將回國的蔣經國,交待他回國的明確任務是促使蔣介石“向左轉”,與中共和蘇聯合作。同年3月,蔣經國全家在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康生的陪同下,乘火車經海參崴回國。在海參崴,蔣經國最後一次致電蘇共中央,表示“會恪遵黨紀”。

  被指有“共產作風”

  蔣經國回到上海後,提出與父親見面的要求。或許是被兒子的公開決裂傷了心,或許是想讓他反省一下自己曾經的“幼稚”行為,蔣介石起先拒絕與蔣經國見面。後來經吳稚輝從中游說,父子倆才得以會面。據說兩人見面後,蔣經國二話不說,先跪下給父親磕了三個響頭。

  父子二人冰釋前嫌,蔣介石把蔣經國介紹給妻子宋美齡,還親自給兒媳芬娜取了中國名字“芳娘”(蔣經國後來將其改為“方良”)。此後半年,蔣經國一直在老家與生母毛福梅一起生活,閉門接受中國傳統經典與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再教育。蔣介石相信,只有孔孟之道、儒學經典,才可以滌除蘇共對蔣經國的影響。

  1938年初,蔣介石把蔣經國委托給了江西省主席熊式輝,擔任江西省保安處少將副處長。蔣經國上任後,立即在全省各地展開突襲式巡視,搞得國民黨地方官吏雞飛狗跳,紛紛向熊式輝表示不滿。熊式輝為此成立了“江西省地方政治講習院”,將蔣經國調為新兵督練處處長。在這一職位上,蔣經國同樣毫不含糊,不僅雷厲風行地處死逃兵,還對農村招募來的新兵提供具體幫助,以解除其後顧之憂。

  此時的蔣經國依然保留著共產主義的紅色思想,這也體現在他的日常工作中。蔣經國曾邀請蘇聯軍事顧問到南昌反法西斯集會上演講,他本人還受邀到新四軍駐南昌聯絡辦事處演講。這立即為他招來了許多非議,越來越多的國民黨要員形容他有嚴重的“共產作風”。蔣介石在流言之下,交待特務頭子戴笠插手此事。戴笠派手下文強每個月跟蔣經國見一次面,向他介紹國民黨的派系鬥爭和現狀,教他在國民黨內的生存之道。文強與蔣經國年齡相仿,兩人聊得很投機,到後來幾乎無話不談。最初,蔣經國當著文強的面,一再用“大資產階級”這樣的詞稱呼孔祥熙和宋子文,在文強的幾次勸說下,才慢慢改變。

  1938年4月,國民黨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以下簡稱“三青團”),蔣經國兼江西省支團主任。這是蔣經國派系正式形成的開始,日後該派系成員成了蔣經國在台灣的重臣要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