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中評論壇:世界經濟形势展望與中國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12-03-02 00:25:27  


 
  我一直要給大家提醒的問題就是,所有在國際上說話的幾乎都是從危機地區來的經濟學家或經濟專家;而他們是身臨其境,他們受到非常大的威脅,他們有意無意的誇大危機。發達國家的政府流動性真的沒有多少,但是它們銀行的流動性依然存在,銀行是因為怕金融危機不敢投資。但是現在世界的錢,出現一個很大問題,全球十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八萬億在新興市場;中國就有這麼多,亞洲大概占了60%。所以,發達國家學者要把危機說的非常嚴重,讓我們新興市場出錢救市。另外,我們必須謹防美國轉嫁債務危機,謹防最終我們被危機化。

  三是新興市場真正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

  我非常認同IMF副總裁朱民的說法。他認為,全球經濟經歷金融危機後的“雙速復甦”後,還將延續多年的“南高北低”格局,新興經濟體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主引擎。他強調,目前全球經濟已經從應對危機過渡到後危機增長階段,以往是“雙速復甦”,未來多年將呈現“雙速增長”格局。事實上,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已經離不開新興經濟體,“雙速”增長態勢使新興經濟體真正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據IMF統計,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的70%來自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2011-2012年其貢獻率將增到80%。OECD樂觀認為,新興經濟體仍將以健康速度增長,雖然增速普遍放緩,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依然巨大。大宗商品價格下降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緩解了新興經濟體的輸入性通脹壓力。聯合國雖然警告,歐美經濟陷入泥潭,發展中國家無法不受衝擊,經濟增長將放緩,2011-2012年分別為6%和5.6%,2013年回到5.9%,同時也承認,發展中國家經濟將繼續以較強勁增長,擔起“全球經濟引擎”的重任。

  世界經濟發生結構性變化,全球經濟增長的確不是靠發達國家。所以如果你看發達國家和歐洲經濟,美國人非常悲觀,那裡真的沒有消費,那裡真的是高失業,那裡真的是高債務,那裡真的是高赤字。但是如果你看亞洲銀行的報告,所有的宏觀指標,如金融脆弱性指標,都好於以前歷史上的時候。比方說經常項目、政府債務、財政赤字,以及各項經濟指標都比較好。所以現在看世界經濟,不能光看發達國家,應該看新興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