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中評論壇:世界經濟形势展望與中國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12-03-02 00:25:27  


郭震遠
 
    郭震遠:結束語

  好!大家談的越到後面越熱烈,這是個規律。今天對這個世界經濟的形勢和中國的應對,應該說是做了一個比較全面,也比較深入這樣一個討論。我是覺得,從討論的情況來看,應該說大家還是有些不同看法的。簡單的講,就是更樂觀一點,和更悲觀一點。這很好,有不同看法,我們就能真正的對問題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我們當今這個世界上,說實話,政治和經濟是無法分開的,因為它都是國家行為,國家就是政治,對不對?但又是必然以經濟為基礎的。

  這幾年,中國發展的比較快一點,在國際上地位和影響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強,這是個好事情。但是,對於中國地位和作用的增強,必須是兩點論。形象的講,就是處理總量第二與人均一百名之後的關係問題。你必須認清這一點,處理好這一點。人家看你總看總量第二,我們自己看自己,既要看到總量第二,更要看到人均一百名。這樣的話,我們應對外面的變化和處理我們自己的問題,就能比較準確一些。現在我們有了一些發展,當然是比過去更強了,但我們自身的問題,實際上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暴露出來,積累下來還是很多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頭腦更清醒一些,既看到外部環境,可以說有一些新的問題,也看到我們自己還有不少新問題,這樣的話,我們今後也許就能走的更好一些。

   評論員簡介:

  裘元倫:浙江慈溪人。大學畢業後曾先後在中科院經濟所、世界經濟所和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工作。其間,曾在中國駐波恩使館任職;在德國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當訪問學者。1988-1993年任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副所長,1993年-2000年任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歐洲學會顧問組組長、北京外國問題研究會副會長。著有《穩定發展的聯邦德國經濟》、《歐元》等專著和眾多論文。

  陳鳳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中國對外經濟關係、國家經濟安全等研究;被聘為國家能源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兼任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常務理事;主持完成國家級和部委重大研究課題20余項,主編或合著出版10餘部書,發表論文百餘篇。

  王孜弘: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研究員,博導,中國美國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多年來一直從事有關世界經濟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成果有《資本趨利與市場開放——美國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關係》、《美國利益集團與中美經濟關係》、《美國投資銀行與中國境外直接籌資》、《專制政權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影響》、《發展中國家的商品貨幣關係與政治民主化進程》、《美國資本與中國市場》、《美國資本運作特徵對中美經濟關係的影響》、《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潛力與美資的機會》、《美國金融資本與發展中國家資本市場》、《次貸危機根源與政府角色偏差》、《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淺析》、《中國增長模式與中美經貿關係》等專著與論文。

  張茉楠: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主要從事國際金融、國際資本流動、全球經濟失衡等領域研究。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五百餘篇,是人民日報、經濟參考報、瞭望等特約評論員。

  倪建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主要從事世界經濟形勢和中國經濟安全問題研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