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中評論壇:世界經濟形势展望與中國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12-03-02 00:25:27  


 
  根據IMF的最新資料,世界前十大債務國,有八大是發達國家;而這八大發達國家,所發行的債券佔到了全球的八成以上,佔到了83.8%。就是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是債務國。現在的全球債務融資資源這麼有限,面臨最大的危機是債券賣不出去,就是各個國家都面臨著這個主權融資的困境。現在就是日本,它還有緩衝帶,因為日本90%以上的債券是由它國民持有的,不愁在國內融不到資。但是對於美國來講,問題就非常大了。因為美國70%以上的債券是由外部持有,而歐洲也是這樣的。所以說,現在歐洲和美國之間,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債務爭奪戰,就是債務資源競爭的格局。所以,我們也能發現,為什麼這面歐洲救火,那面評級機構煽風點火,甚至是不斷加大搗亂的力度。實際上就是如果歐債融資困難的話,全球的資本都會流向美元,流向美債;那麼美國就成為全球債務危機當中,最大的受益者。它的國債,不但能以超額的認購得到銷售,而且它還把美國國債的長期收益率打壓到歷史的最低,現在不到2%。

  王孜弘:你是說這個評級公司是有傾向性的。

  張茉楠:是有傾向性,評級機構不僅僅是出於搗亂的目的,因為全球經濟格局就是,誰掌控全球資本市場的定價權,誰就掌控了全球資金的流向,這樣,信用評級在某種程度上就成為推動債務與債權資源配置的原動力。美國做空歐元和歐債,使得美債全球“無風險資產”效應再次凸顯,全球資金流入美債市場,包括美國國債及其他機構債券在內的美元資產大受追捧,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由2.66%下跌到1.9%以下,美國國債價格已經被史無前例的高估,美國可以繼續維持全球最廉價的債務融資成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