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中評論壇:世界經濟形势展望與中國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12-03-02 00:25:27  


 
  二是許多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已經在高位有所下降,企業預期利潤空間上升。

  三是包括上述指標在內一些經濟指標有所好轉。特別是就業狀況有所好轉,這也是謹慎樂觀的原因之一。

  此外,近期節假日消費等也有刺激作用。

  近來市場對電子產品,服裝產品等等短期的產品需求比較多。而對像機械設備、交通設備、化工等受整體經濟擴張影響比較大的產品的需求相對較弱。

  就非經濟因素而言,比如說戰爭等等,可預見的負面因素並不多。

  對美國的經濟,有一個怎麼看的問題。縱觀戰後世界經濟狀況,恐怕美國經濟衰退的次數可以說是最多的。但另一方面,美國經濟的表現又是最好的。所以我們看到這一輪衰退的時候,看到美國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包括出現了一系列的法規與措施,比如說像金融改革法、壓力測試之類。它是更注重相對而言,美國在應對衰退時更注重結構性的調整,就是以治病為主,退燒為輔,日本可能相反。我們看到2008年奧巴馬競選的時候,最多只在指標上見過兩個,一個是要解決就業,還有一個就是所謂的出口倍增。另外我們也看到了,就是美國國內的不同的集團的紛爭。如像前一段國會關於債務最高限額的這種爭論。其實這在美國,大概戰後得有七八十次了。美國在解決問題時更注重於原因,更注重於結構,同時還考慮到方方面面的集團利益。因此美國調整到位,其經濟的發展往往比其他經濟體更健康。從增長的驅動力看,美國經濟的增長更多地依賴於創新驅動。

  剛才裘老師讓我談一下美國人對歐洲的看法。我注意到美國人有一個理念,即交易就是互利的交易。問題不是救不救歐洲,而是一個存在不存在互利交易的問題。就像美國人購買中國的產品,不是為了幫中國出口和就業,是為了自己需要一樣。同理,中國對美國出口產品也是為了自己的增長與就業,而不是因為美國人需要某種產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