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張亞中:台灣教科書史觀的戰略性逆轉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00:03:16  


 
  李登輝的《出埃及記》決定從歷史教科書開始。1997年的國中歷史教科書,增設《認識台灣》新課程。國中(六個學期)的歷史課綱的順序從原有的“本國史”(前三個學期)與“外國史”(後三個學期),改變為“認識台灣”(二學期)、“本國史”(二學期)、“外國史”(二學期)。“認識台灣”已與“本國史”切割。

  認識台灣本來是件好事,可以讓年輕人認識台灣的鄉土歷史,但是《認識台灣》的始作俑者卻另有其它政治意圖,他們設計《認識台灣》課程的目的是希望將台灣史與本(中)國史切割,視台灣史為國史,中國史非本國史,以達到“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政治目的。與大陸在史觀上形成“異己關係”是李登輝首要的目標。

  1997年的《認識台灣》課程,將台灣從本國史脫鉤,不再稱“日據”,而稱“日治”或“日本統治”,並在行文中充滿著肯定與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用語。以“清領”(清朝占領)與“日本統治”的用語來顛倒是非,不提“光復”,而稱“戰後”。在《認識台灣》的社會篇中也援引“大和魂”的用語提出“台灣魂”,作為“直到最近,我們還是不屈服於中共政權的‘文攻武嚇’,正充分展現這種精神”的詮釋。課程實施期間,適用於國中二年級的《本國史》編者,也默默地、技巧地在行文中將“我國”改為“中國”。作家陳映真在〈一個“新史觀”的破綻〉一文中指出“為‘獨立’的台灣打造‘國家’意識形態”,是一個‘民族分裂史論的構圖’,一語點破了《認識台灣》課程的最終目的。

  2002年民進黨執政時期,在推動“九年一貫課程”時,將國中歷史、地理、公民合併為社會科,從此以後,完整的歷史課程從國中教科書中消失。只剩下高中有專門的歷史課目。

  在高中歷史方面,1997年6月宣佈,高中課程標準自民國88學年度(1999年)實施,教科書全面開放由民間書局編輯,政府負責審查,由各校自行選用送審通過之版本,即所謂的“一綱多本”時代開啟。1999年開始實施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開始將“台灣史”與“中國史”切割,將高一“本國史”分為“中國史上冊”、“台灣史下冊”。“台灣中國,一邊一史”的結構開始形成,但是還沒有改變先教中國史再教台灣史的時序脈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